历史上人们是如何治理黄河,利用黄河的!hurry up!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30 18:22:50
历史上人们是如何治理黄河,利用黄河的!hurry up!

历史上人们是如何治理黄河,利用黄河的!hurry up!
历史上人们是如何治理黄河,利用黄河的!hurry up!

历史上人们是如何治理黄河,利用黄河的!hurry up!
一、断流与弃水的启示
1972年以来,黄河下游断流的次数、历时和长度不断增加.以利
津水文站为例,1972~1996年的25年中,有19年发生断流,平均五年
四断流.在断流的672天中,70年代年平均断流9天,80年代年平均断
流11天;1991~1996年,断流天数分别为16、81、60、75、122、
126天.1990年以来,断流历时从原来春季的5至6月份向冬季和夏季扩
展,早起2月,晚至10月,5至7月的断流天数约占断流总数的78%.黄
河下游断流的长度,70年代平均135Km,80年代平均179km,90年代平
均296km.可见,黄河下游断流的时间在不断延长,范围不断扩大,次
数不断增加.日趋严重的断流形势,对黄河流域的经济和生态环境带
来十分严重的威胁.
1972年以来,黄河每年入海水量平均290亿立方米,其中汛期入海
水量185亿立方米.一方面是严重断流缺水,一方面是大量的黄河水流
入大海,出现了断流与弃水并存的局面.这一现象启发人们:若在中、
下游建水库把汛期多余的水量调蓄到非汛期,既可缓解农田灌溉的矛
盾,又可以控制下游断流的发生.可见,建水库蓄丰补枯乃治黄、用
黄之上策,若能充分利用每年入海的290亿立方米水量,则可彻底解决
黄河下游断流问题,其功甚大.
二、三门峡工程的经验教训
1960年建成蓄水的三门峡水利工程是黄河干流首建的大型工程,
是黄河除害兴利、蓄水拦沙的首次实践.由于当时对黄河泥沙规律认
识有限,对水土保持的速度和效果过于乐观,致使蓄水后淤积严重,
工程被迫改建.几十年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1、重拦轻排不符合黄河实际.蓄水是解决黄河洪水和水资源短缺
的有效措施,但欲拦住每年近16亿吨的泥沙,则几乎是不可能的.三
门峡工程建成时,只拦不排,库区淤积迅速上延,水库上游潼关流量
为1000m3/S,水位较建库前抬高4.5m,渭河形成“拦门沙”,危及
西安.1960~1964年,水库淤积泥沙为44.22亿立方米,下游河道冲
刷泥沙23.2亿吨,下游不少护滩、坝垛被冲走,塌滩十余万亩,出现
险情;对水库上、下游均造成极大影响.
2、水土保持任重道远.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从宏观角度看,是
自然界地质循环的必然结果,人力可以延缓这种循环的过程,但不能
扭转这种循环的必然性.三门峡工程规划时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艰巨性、
长期性认识不足,对水土保持的减沙效果估计过于乐观,面对滚滚而
下的黄河泥沙,形成了以有限库容拦无限来沙的“孤军作战”局面,
导致库容很快淤满,这是造成三门峡工程某些失误的主要原因.据观
测,由于黄土高原不断的间歇性抬升、滑坡、崩塌等重力侵蚀现象十
分严重,造成入黄泥沙每年约10亿吨.这是单靠人力难以控制的事情.
只有据此研究黄河的治理,才不会重蹈三门峡之覆辙.
三、处理水库淤沙是关键
流域及干流均拦不住泥沙,泥沙必然在水库里淤积.三门峡水库
在减少淤积和排沙入海方面进行了反复实践,最后选定了“蓄清排浑”
调水调沙运用方式,即在非汛期蓄水,汛期降低库水位防洪,排沙,
把淤积在库区的泥沙利用洪水排出水库.这样做虽然保持了部分库容,
但对下游河道造成淤积.黄河下游严重淤积导致洪水水位空前增高,
以1992年8月与1982年8月洪水相比,花园口站洪峰流量分别为
6260m3/S和1530m3/S,而前者水位竟比后者高0.34m,最多高达1.
52m.洪灾损失空前增大,“小洪水致大灾”与“断流”的次数骤然加
大.黄河下游的防洪、断流、淤积形势日趋严峻.解决黄河水库淤沙
的有效途径是开发“孔管塔排沙系统”,将水库淤沙形成高含沙水流
排出黄河,采用“沙到渠成”技术,不断修建和完善输沙渠道,将水
库淤沙输送到堤外洼地及低滩.几十年乃至百年后,利用库区淤沙建
起的“万里沙龙”就会出现,它可改善沿岸3000万亩盐碱地,节约输
沙用水200亿立方米,增大水库的防洪兴利库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