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海禁与闭关锁国有什么区别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3:28:00
明清时期的海禁与闭关锁国有什么区别

明清时期的海禁与闭关锁国有什么区别
明清时期的海禁与闭关锁国有什么区别

明清时期的海禁与闭关锁国有什么区别
海禁不等于闭关锁国
  说到明朝历史的时候,很多人都说朱元璋的海禁政策是一种愚昧落后的闭关锁国政策.从表面上看,确实如此.但是如果我们深究一下原因,就会发现这个政策是有它特指的对象的,而非简单的全面闭关锁国.明朝海禁政策主要针对的对象就是日本海盗,后来被称为倭寇.
  关于倭寇出现的年代,有几种说法.如果纯粹从这个词语来说,早在公元5世纪,这个词汇就出现了.后来,倭寇所指称的对象一直有所变化,在长达1000多年的时间里,它基本上是指太平洋西岸地区的海盗,这些海盗或者以日本人为主,或者以日本为基地.我们现在说的倭寇是指明朝期间危害严重的那个时期.一般来说,倭寇从元朝开始侵扰中国沿海,到16世纪被剿灭殆尽,真正到了17世纪才彻底消失,其对中国危害最烈的时期前后跨越大约为300年左右.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倭寇的猖獗就是明朝海禁政策的结果,由此证明海禁政策闭关锁国的危害.我认为这种说法太简单化,倭寇的猖獗确实与海禁有关,但是不能简单归之为海禁的结果,而是互为因果.在元代以前,中国与日本的关系一直都不错,文化交流和相互贸易都很多.因此,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基本上没有倭寇一说.但是在宋朝时期的朝鲜,倭寇就与海禁一起出现了.那个时候的朝鲜曾经下令,禁止国民与日本交易,其中,对于某些特殊交易的禁令非常严厉.宋朝是中国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一个时期,火药、印刷术都出现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火药和印刷术很快就传到了朝鲜,但是,朝鲜为了防备日本,严禁火药技术外传,一旦有向日本人传授火药技术的,要被处以死刑.这条禁令颇为类似后来明朝的海禁禁令,当时明朝曾明确罗列禁止交易的物品名单,其中包括铁货、牛马、军器等物资,这种禁令明显是针对日本的.因此,我们应该明确认识到,包括朝鲜在内的海禁主要针对的就是日本的海盗.
  日本是一个岛国,物资贫乏,长期以来文化也比较落后.在很长一段时期,更加靠近中国的朝鲜,比日本发达得多,朝鲜人在那个时候,把日本看成是野蛮人.日本的岛国特点,使得他们极为需要对外贸易.当日本与中国的关系比较好的时候,朝贡贸易大致可以满足日本上层社会的需求.但是,由于对中国的贸易获利巨大,日本在各个时期都存在着与中国的民间走私贸易.由于日本开化较晚,素质较差,从事走私贸易的人经常行为不检,成为骚扰中国沿海的海盗.
  唐宋时期,中日关系比较好.转折点发生在元朝征服日本的战争.忽必烈听信了朝鲜人的建议,两次发兵攻打日本,最终以失败告终.由于战争的敌对关系,敌对国之间的官方和民间贸易一律都被禁止.对于元朝如此,对于日本同样如此.但是,庞大的元朝损失一个对日本这样落后小国的贸易并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日本来说,失去了中国的贸易,则严重影响了整个经济的发展.因此,从元朝开始,日本的民间走私行为发展成地方割据势力支持的海盗,中国的史书也开始出现倭寇的记载.也许是仰仗着战胜忽必烈军队的战绩,日本商人甚至驾驶武装船只来到中国,要求元朝政府开放贸易.元朝政府吸取了战败的教训,不愿再与日本人开战,便采取了海禁措施.虽然元朝期间,元朝政府也短暂开放过对日本的贸易,但是,由于日本商人的商业行为与海盗行为难以区分,史称“皆奸利小民”,因此,整个元朝的大多数时间,中日贸易基本断绝.倭寇的海盗行为就是从这时开始真正危害中国沿海地区.
  明朝政府成立后,最初的主要威胁是逃窜的蒙古贵族,明朝政府便试图与日本开始建立良好的关系.由于当时的日本正处于内乱,没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对其割据势力进行有效控制,海盗行为难以遏止,明朝政府便不得不采取了海禁政策.但是,只要日本政府稍稍稳定,明朝便立即与之展开了朝贡贸易,按照朝贡贸易的惯例,明朝规定了日本朝贡使团来华的次数、人数、船数.但是,做惯海盗的日本商人甚至身为代表日本政府的朝贡使团,在中国的行为也极其不检,坑蒙拐骗不说,还在中国多次杀人行凶.明朝政府不得不对日本进行惩罚.
  明朝的惩罚手段有很有意思,日本刀是向中国输入的主要商品之一.日本刀当时在日本每把的价格在800-4000文之间,中国政府收购的价格在6000-10000文之间,因此,朝贡贸易等于是给日本送钱.但是,日本朝贡使团屡屡在中国作奸犯科,在朝贡贸易赚明朝政府钱的同时,海盗走私也大量输入日本刀,因此,明朝政府对日本的惩罚措施之一就是,在一次朝贡贸易中,以300文的价格收购朝贡使团的日本刀.史料指出,由于当时日本中央政府的软弱无能,地方军阀封建割据,朝贡使团的人员大多都是不择手段赚钱的奸佞小人,加上对日本的朝贡贸易并没有减少海盗行为,明朝政府最终不得不停止对日本的朝贡贸易,并加强了海禁措施,以示最终的惩罚.倭寇也就因此越来越猖獗.
  明朝时期,中国政府曾经多次要求日本管辖和控制海盗.当日本的中央政府还比较强大的时候,中国政府的这种外交交涉一般还能发挥作用,但是,当日本中央政府软弱的时候,日本根本无法控制各地自发的海盗.明朝倭寇最猖獗的时候,其实正是日本最为混乱的战国时期.即便在明朝政府与倭寇的激烈战斗接近尾声的时候,明朝政府还是允许了葡萄牙人在澳门的贸易基地,而且,倭寇一旦被清剿干净,明朝政府立即开放了海禁.因此,中国的海禁不应该被简单理解为闭关锁国,而应该是针对日本海盗的特殊措施.
  宋朝时期朝鲜的海禁,丝毫不影响朝鲜与中国的贸易.元朝的海禁也不影响与阿拉伯人的交易.即便朱元璋颁布了海禁的命令,朱元璋的儿子朱棣还是派出了历史上最大的贸易船队,郑和下西洋就是对外贸易以及保护东南沿海的对外贸易.当然,明朝对外贸易站在朝廷的立场上,更希望是由朝廷专控的朝贡贸易,但是,朝贡贸易主要是一种政治手段,它并不能阻止民间自发的对外贸易.而严厉海禁的对象其实针对的都是日本海盗.
  上文说到明朝的海禁其实主要针对的就是日本海盗.再补充一下这个观点的理由.
  1、明朝时期的中国沿海,朝鲜由于和中国关系良好,而且还有陆地交通,因此,不受海禁的影响.
  2、东南亚现在称为印度支那的几个国家,明朝初期,越南还是中国的藩属国,后来成为明朝的一个省,直到宣德年间才脱离中国,因此,海禁对于越南也没什么影响,况且越南与中国之间还有云南、广西的陆地通道.印度支那其他国家的性质与越南类似.
  3、东南亚现在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在明朝初期还很落后,没有多少贸易价值,即使有一些,靠郑和那样的朝贡贸易也足够应付,不存在多少走私的问题,而且,当时这些地区弱小的政丯府大多都是明朝的藩属国,因此,海禁对这些地区几乎也没有影响.
  4、再往南,过了今天的新加坡,到了印度,包括阿拉伯地区在内,由于海途遥远,对外贸易比较容易控制在朝廷的掌握中.当时印度洋地区也有海盗出现,但是,由于控制马六甲海峡的淡马锡与明朝政丯府的关系很好,明朝政丯府等于控制了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咽喉,印度洋的海盗很少能够穿越马六甲海峡危害中国.
  5、日本列岛南端延伸的琉球群岛(现在称作冲绳)当时也是中国的藩属国,与明朝的关系也很好.一次朝贡贸易,足以让琉球国王发一笔大财.而中国皇帝为了政治的需要,是很愿意让那些忠心耿耿的小国王发财的.因此,海禁对于日本的近邻琉球国也没什么影响.
  6、朱元璋颁布海禁令的时间,比欧洲的大航海时代早100年左右,因此,海禁对于西方世界也没任何影响,根本不存在所谓“拒绝先进文明”的成份.
  明朝的海禁基本上就是针对日本海盗的.明朝期间,日本处于战国时期,其间短暂出现过中央政丯府,便立即向明朝纳贡称臣,官方贸易随即展开.日本中央政丯府的势力一旦被削弱,纳贡称臣便消失,官方贸易也跟着消失.而日本对于贸易的渴望,加上战国时期的混乱,造成他们的贪得无厌,官方朝贡贸易并不能满足他们的财富欲望.从地理位置上说,日本列岛到中国沿海十分方便,而且轻易可以到达的地点范围很广,即使明朝曾经在宁波等地设立过针对日本的专门贸易机构,也难以在漫长的海岸线防范无孔不入的日本海盗.
  因此,我们应该很明确地看到,明朝的海禁不是拒绝与先进文明交往,而是要阻断野蛮文明的干扰,其用意类似秦始皇当年修建万里长城,目的是要阻断游牧民族对于农耕文明的破坏.所以,明朝的海禁换一个说法可以称之为“海岸长城”.顺便提一下,罗马帝国为了阻断野蛮人的侵扰,也修建了哈德良长城.如果说是海禁政策引起海盗和倭丯寇,为何只有日本有大量的海盗?其他东南亚国家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