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陵的地理位置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14:22:55
中山陵的地理位置

中山陵的地理位置
中山陵的地理位置

中山陵的地理位置
中山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郊钟山风景名胜区内,紫金山东峰茅山的南麓.钟山古称金陵山,汉代开始称钟山,东晋时开始称紫金山,紫金山共有三座东西并列的山峰.主峰为北高峰,其余分别为西为天堡山和东为茅山,中山陵便坐落于此.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傍山而筑,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为我国首批5A级景区. 孙中山逝世后遵照他生前安葬在钟山的遗愿,南京民国政府在紫金山选址建造中山陵.孙中山先生的葬事筹备处广泛征集陵墓设计方案.结果,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自由钟”(也有称:警世钟)式图案荣获首奖.“钟”含有警示之意,象征了孙中山先生对革命的贡献.吕彦直的方案融汇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的精华,庄严简朴,别创新格.南洋大学校长凌鸿勋在评判报告中称赞吕彦直的设计图案“简朴浑厚,最适合于陵墓之性质及地势之情形,且全部平面作钟形,尤有木铎警世之想”.吕彦直还被聘请为陵墓总建筑师.1929年3月18日,中山陵工程还没有最后完工,吕彦直就因为患肝肠癌而去世了,年仅36岁.为了表彰他为建造中山陵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后来,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在中山陵祭堂西南角奠基室内为吕彦直建了一块纪念碑.碑的上部是吕彦直半身像,下部刻于右任所书的碑文:“总理陵墓建筑师吕彦直监理陵工积劳病故,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于十九年五月二十八日议决,立石纪念.”.
建造
中山陵自1926年1月动工,至1929年主体建成.1929年5月28日,孙中山灵柩由北京运抵南京.三天公祭结束后,6月1日举行了隆重的奉安大典.1931年全陵工程次第落成.中山陵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等.环绕中山陵的主体建筑,还有一系列纪念性建筑,如为便于孙中山先生家属守灵而在陵墓后上方建造的永慕庐、存储奉安大典纪念物品的奉安纪念馆以及宝鼎、音乐台、流徽榭、仰止亭、光华亭、行健亭、藏经楼等.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卧的“自由钟”.山下中山先生铜像是钟的尖顶,半月形广场是钟顶圆弧,而陵墓顶端墓室的穹隆顶,就像一颗溜圆的钟摆锤.含“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这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都取得很好的效果,色调和谐,从而更增强了庄严的气氛.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有宏伟的气势,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 中山陵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孙先生逝世后,他的遗体历经了磨难,在守灵人尽职护卫下,才免遭不测.本来,孙中山逝世前,曾经吩咐葬礼仪式和棺木式样仿照列宁的格式,让民众瞻仰遗容.可当孙先生逝世时,苏联赠送的玻璃钢棺材没能及时运到,只好暂时安放在西式玻璃盖棺木棺内,停放在北京香山碧云寺石塔之中.当1925年3月30日苏联政府送来玻璃钢棺材时,孙中山的遗体已久殓半个多月了,由于防腐措施不当,遗容不能再供后人瞻仰,只好改为土葬.1929年5月26日,遗体从北京迁往南京,当时就在这卧像下5米左右处安放了从意大利定购的紫铜棺.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想将遗体迁往台湾,但由于爆破墓穴势必会损坏遗体,因而作罢,终于使遗体得以安然保存在中山陵内.
建筑介绍
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石坊后是长达375米、宽40米的墓道. 中山陵
沿墓道前行为陵门,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门额上为孙中山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用青色的琉璃瓦有其一定的含意,青色象征苍天,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为公之意. 再进为碑亭,碑亭平面近似方形,阔约12米,高约17米,一块高约9米的碑石上刻着由当时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国民党内四大书法家之一谭延闿(另三位是于右任、胡汉民和吴稚晖 ).手书的“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 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孙中山当年以袁世凯保证清帝退位为条件,答应荐袁以自代,辞去临时大总统,由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所以是以国民党总理的名义下葬)的鎏金大字.字为颜体.1928年葬事筹备处认为先生思想和业绩非文字所能要概括,故决定不用碑文. 从牌坊开始上达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台阶用苏州花岗石砌成.最高的平台有华表两座,后为祭堂.祭堂是仿宫殿式的建筑.长30米,宽25米,高29米,外壁用香港花岗石建造.堂顶是中国传统的重檐歇山式,上盖蓝色琉璃瓦.祭堂建有三道拱门,门额上刻有国民党元老张静江手书的"民族,民权,民生"横额(代表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祭堂的门楣上刻有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四字.堂中有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高4.6米,逼真生动,是世界名雕刻家保罗·朗特斯基在法国巴黎用意大利白色大理石雕刻的.像座东西四周有反映中山先生革命事迹的浮雕.祭堂的东西护壁大理石刻着中山先生手书的遗著《建国大纲》全文,穹顶上绘有巨幅国民党党徽. 堂后有墓门两重,两扇前门用铜制成,门框则以黑色大理石砌成.上有中山先生手书“浩气长存”横额.二重门为独扇铜制,门上镌有“孙中山先生之墓”石刻.进门为圆形墓室,直径18米,高11米.墓室在海拔165米处,与起点平面距离700米,上下落差73米.顶部用彩色马赛克镶嵌成国民党党徽,地面用白色大理石铺砌.中央是长形墓穴,上面是中山先生汉白玉纪念碑
卧像,此像系捷克雕刻家高琪按遗体形象雕刻的.下面安葬着孙中山先生的遗体.用一具美国制造的铜棺盛殓.墓穴直径4米深5米,外用钢筋混凝土密封.瞻仰者可在圆形墓室内围绕汉白玉栏杆俯视灵柩上的卧像. 音乐台在中山广场南面.舞台面积近250平方米,台后建有弧形大照壁,壁高11.3米,宽16.7米,具有汇聚声音的功能.台前有弯月状莲花池.池前依坡而建扇形观众席,可容纳观众3000余人. 流徽榭,又名水榭,流徽榭位于中山陵至灵谷寺的公路旁.1932年由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捐资修建.流徽榭三面临水,一面傍陆,流徽榭以石阶与岸相连.亭长14米,宽10米,四周围有1米高的水泥栏杆顶为卷棚式,铺乳白色琉璃瓦,红色立柱,全部建筑为钢筋水泥结构. 流徽榭建于1932年冬,它由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捐款建造,造价1.1万元,由陵园工程师顾文钰设计.流徽榭的所有屋架、地面、梁、柱、栏杆等都是用钢筋混凝土构筑,平面呈长方形,长13米,宽9米,四周围有约一米高的蓝色栏杆;卷棚顶,上覆白色琉璃瓦;立柱表面均为蓝色;檐椽施以白漆蓝纹;梁枋、雀替均施以彩绘;地面镶嵌红色八角形小瓷砖. “流徽榭”三个楷书大字,是由黄埔军校第一期学员徐向前元帅亲笔题写的. 藏经楼又名孙中山纪念馆.中山陵
位于中山陵与灵谷寺之间的茫茫林海中.是中国佛教协会于1934年11月发起募建的,次年10月竣工.此楼专为收藏孙中山先生的物品而建,包括主楼、僧房和碑廊三部分.主楼为宫殿式建筑,外观又像一座寺院楼,共三层,底层为讲经堂,并有夹楼听座;二楼为藏经、阅经及研究室;三楼为藏经室.楼后有回廊式建筑,长125米,壁面镶砌的是冯玉祥将军捐赠的河南嵩山青石碑138块,"三民主义"学说全文碑刻,共十六讲,计15万5千余字.每讲分别由当时的书法家张乃恭、陈天锡、连声海、李启琛、叶恭绰、郑洪年、陈仲经、蔡允、胡涤、彭醇士、王宜汉、李宣倜、王贤、邓粪翁等人书写,是一组书刻俱佳的珍贵文物. 美龄宫系蒋介石及其夫人宋美龄下榻的别墅,正式名称是“国民政府主席官邸”.1984年起,这座富丽堂皇,典雅秀美的别墅正式对外开放,并称为“美龄宫”,成为中山陵附近的一处著名景点.
安葬
1949年之后,刘伯承任南京市长时,特地从湖南运来2万株杉树和梧桐树,种植在这里.1960年12月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陪同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等贵宾晋谒中山陵.那时,为了支援农业,有关部门向陵园索取木材,紫金山的森林被大量砍伐.周总理指示“中山陵园不仅是南京市的、江苏省的,也是全国人民的,一定要保护和管理好”.第二天,采伐工人就全部撤出.多年来,中山陵园不断整修拓新,整个园林面积达3000多公顷.陵墓周围,郁郁葱葱,景色优美.2005年04月27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中山陵,举行拜谒仪式.这是自1949年两岸分隔56年来,中国国民党主席首次亲临谒陵. 中山陵两侧,长眠着近代民主革命时期的一些风云人物,如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战友和国民党政要等.1928年,国民政府决定在中山陵东侧的灵谷寺址改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增建牌坊、纪念堂及纪念塔.在由灵谷寺无梁殿改建的纪念堂内,镌刻着北伐、抗日诸役阵亡将士姓名军衔,据计当时共刻碑10块,有人名33000多个.钟山北麓,还有座庄严肃穆的航空烈士公墓,墓碑上刻着3306位为抗日而捐躯的中、美、苏等国烈士姓名.奉安1929年4月23日,国民政府以何应钦为“总理奉安迎柩总指挥”.5月26日,灵柩由北平南移;5月28日抵达南京.停灵公祭至5月31日.1929年6月1日举行奉安大典. 为迎孙先生灵柩,从南京下关码头至中山陵修建了迎柩大道,名“中山路”(即今南京的中山北路、中山路和中山东路).灵柩所过之处都以“中山”、“逸仙”命名,以示纪念.(中山码头,中山桥,中山北路,中山路,中山东路,逸仙桥,中山门,陵园路)墓区形制中山陵
建筑风格
整个墓区平面如铎形,取“木铎警世”之意.钟顶为山下半月形广场,广场南端的鼎台(现改为中山先生的立像)为钟纽,钟锤就是半球形的墓室.“鼎”在古代是权力的象征,因此整个大钟乃含“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陵坐北朝南,傍山而筑,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依次为广场、石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墓室.整个陵墓的都用的是青色的琉璃瓦,青色象征青天,也符合中华民国国旗的颜色——青天白日满地红.青天象征中华民族光明磊落、崇高伟大的人格和志气.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为公之意,以此来显示孙中山先生为国为民的博大胸怀. 从牌坊到祭堂,共有石阶392级,8个平台,落差73米.392级石阶象征当时中华民国人口3亿9千200万.中山陵
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三门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石坊后是长达375米、宽40米的墓道.前行为陵门,它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门额上为孙中山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 碑亭,一块高约6米的碑石上刻着“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於此 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的鎏金大字.中山陵一共有三百九十二级台阶.在台阶上置放有各种铜鼎,其中几个被当年侵略南京的日本军队的炮弹打中,留下很深的凹洞. 处在山顶最高峰的祭堂,有三个拱门,上书中国国父孙中山先生所创导的三民主义分书“民族”、“民权”、“民生”.堂中有中山先生大理石坐像一座,高4.6米,逼真生动,是世界名雕刻家保罗兰窦斯基的杰作.殿堂四周有反映中山先生革命事迹的浮雕.祭堂东西护壁大理石刻着中山先生手书的遗著《建国大纲》和胡汉民等人书写的《总理遗嘱》.堂后有墓门二重,两扇前门用铜制成,门框则以黑色大理石砌成.上有中山先生手书“浩气长存”横额.二重门为独扇铜制,门上镌有“孙中山先生之墓”石刻.进门为圆形墓室,直径18米,高11米.中央是长形墓穴,上面是中山先生汉白玉卧像,瞻仰者可围绕汉白玉栏杆俯视灵柩上的卧像,此像系捷克雕刻家高棋按遗体形象塑造,十分逼真.下面安葬着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墓穴直径4米深5米,外用钢筋混凝土密封.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葬事筹备处
(1925年4月4日——1929年6月30日)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北京与世长辞,举国悲痛.1925年4月4日,在北京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筹备安葬事宜,推举张静江、汪精卫、林森、于右任、戴传贤、杨庶堪、邵力子、宋子文、孔祥熙、叶楚伧、林焕廷、陈去病负责先生的葬事工作,并选墓址于紫金山.中山陵
奉安委员会
1929年1月14日奉安委员会成立,1929年6月1日国民政府举行了奉安大典,将中山先生的遗体由北京迁葬于南京中山陵.
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
1929年7月1日,国民政府组织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葬事筹委会是日撤消,一切经手事项移交总理陵管会办理.
伪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
1938年,伪督办南京市政公署实业局园林管理所在其下设伪中山陵园办事处,暂时维持陵园现状.1942年4月6日,汪精卫指定褚民谊等组织伪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负责名义上的日常工作.
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
1945年8月17日,重庆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派出首批人员回南京接收伪国父陵园,恢复陵园的正常工作.1946年7月2日,国民政府明令公布《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组织条例》,原《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组织条例》即废止,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遂改为“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 在动荡的局势中,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只做了一些小的修缮工作.
中山陵园管理处
1949年4月28日,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5月10日,南京市人民政府成立.1949年8月前,中山陵园属于军管时期.1949年8月,改称“中山陵园管理处”,隶属于南京市政府园林管理处.七、中山陵园管理委员会 1951年7月成立中山陵园管理委员会.同年9月,成立整风委员会分会,由高艺林任主任委员.1958年4月,园林管理处并入南京市城市建设局.管理委员会也隶属于城建局.
中山陵园革命委员会
1966年5月“中山陵
文化大革命”开始,同年6月城建局撤消.1968年4月成立了中山陵园革命委员会.1970年1月22日,江苏省革委会决定以中山陵园为范围,增设钟山区,实行党政一元化领导,陵园隶属于钟山区革委会.
中山陵园管理处
1975年4月,市革会决定撤销钟山区,陵园管理处划归南京市城建局领导.1982年8月,市委、市政府将中山陵从市城建局划出,为市属局一级单位,全民事业性质不变.
中山陵园管理局
1996年6月,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宁委发(1996)19号文“中山陵园管理处”更名为“中山陵园管理局”,为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此时的中山陵园在保护、恢复现有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不断开辟新的景点、景区,把山水风景、文物建筑、名胜古迹及人造园林艺术融为一体,呈现出一个多功能的旅游风景区. 2007年5月8日,南京市钟山风景名胜区-中山陵园风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
编辑本段旅游景点
综述
中山陵的主要景点有:孙中山纪念馆,革命历史图书馆,林荫大道,光华亭,祭堂 ,陵门 ,流徽榭 ,美龄宫 ,行健亭 ,仰止亭 ,议政亭 ,音乐台 ,永丰社 ,永慕庐.
祭堂
祭堂现在通常称灵堂,是一座融合中西建筑风格的宫殿式建筑,长30米,宽25米,高29米,外壁用香港花岗石建造.堂顶是中国传统的重檐歇山式,上盖蓝色琉璃瓦.祭堂正中,是一尊大理石雕的孙中山先生坐像.墓室中央是一个圆形的大理石圹,墓圹正中是一具用汉白玉雕刻的孙中山先生卧像,孙中山的遗体就安放在这个圆石圹里,并用钢筋水泥密封.
碑亭
碑亭平面近似方形,阔约12米,高约17米,正中立高达9米的丰碑,上刻“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出自谭延闓手笔.1928年葬事筹备处认为先生思想和业绩非文字所能要概括,故决定不用碑文.
孙中山纪念馆
孙中山纪念馆,原名藏经楼,位于中山陵与灵谷寺之间的密林中,是一座仿清代喇嘛寺的古典建筑.主楼高 20.8米,顶上盖绿色琉璃瓦,屋脊为黄色琉璃瓦,正脊中央饰有 紫铜回轮华盖,梁、柱、额枋均饰以彩绘.楼内珍藏孙中山先生的经典著作和奉安照片等珍贵史料.楼前广场正中的花台上竖有一尊高2.6米的孙中山先生全身铜像.楼后有长达125米的碑廊,上刻孙中山先生所著“三民主义”全文.
中山书院
94年11月建成,主要用于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书院是二层宫殿式建筑,坐北朝南,重檐飞角,红柱白墙绿瓦.一楼正中安置中山先生半身像.西厅分类陈列各种版本的孙中山著作、孙中山研究的学术著作、中山陵文史书刊等,壁上悬有孙中山各个时代的大型照片;东厅陈列中山陵园收藏的书画精品.二楼为会议接待厅,并播放孙中山先生生前的演讲录音. 书院建筑面积2800多平方米,四周辅以草坪,植有桂花、茶花、梅花、龙柏、广玉兰和雪松等各类植物,环境清静、幽雅.
流徽榭
流徽榭,又名水榭,位于中山陵至灵谷寺的公路旁.1932年由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捐资修建.它三面临水,一面傍陆,以石阶与岸相连.亭长14米,宽10米,四周围有1米高的水泥栏杆,顶为卷棚式,铺乳白色琉璃瓦,红色立柱,全部建筑为钢筋水泥结构.
编辑本段相关故事
解放军保护中山陵 4月24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渡过长江进入南京,当时,南京的国民党军队都已撤退,解放军先头部队入城后,向前追击,他们发现陵园内还有一支国民党部队,但这支部队不是国民党的正规部队,而是守卫孙中山陵陵寝的卫队.解放军上级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认为对这支守卫中山陵的拱卫部队,应该区别于参加内战的国民党军队.随即,第二野战军第105师派某团政委刘志诚率领一批战士进入陵园,到达陵园之后,他们与范良等拱卫处负责人谈判,双方一致决定:人民解放军分别进驻中山陵和明孝陵、灵谷寺、紫金山天文台.拱卫大队接受解放军的改编,继续担任中山陵的守卫工作.从此,中山陵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当天上午,该团政委刘志诚召集拱卫处干部讲话,说明共产党对孙中山先生是一贯尊敬的,解放军将会严格保护中山先生的陵墓,嘱咐拱卫处官兵照常安心工作,维护中山先生陵园的正常秩序.然后,刘志诚等解放军负责人由范良引导登上中山陵,检查了中山陵祭堂、碑亭、陵门等处的情况,发现没有什么损坏.当时,拱卫大队的菜金已经无法维持,还缺少粮食,当刘志诚听说了这一情况后,立即与上级联系,帮他们解决了暂时的困难. 25日又召集全体留守人员讲话.4月27日,再召开拱卫处全体班长以上干部开会,说明怎样在新形势下开展工作,并嘱咐将所有武器弹药即日起造册送刘政委转呈上级,决定各队暂时不使用的武器一律交存处部.与此同时,第三野战军司令员陈毅亲笔书写了一条“保护中山陵”的手令,派人送到中山陵,陈毅的这条手令用镜框装起来,放置在陵堂里. 解放初期,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听信谣言,以为解放了就可以将国家财产随意占有,一些人聚众公开盗伐森林,特别是山后的情形更为严重.部分群众不但不听劝阻说服教育,反而竟敢围殴拱卫队队员,班长张文生、队员翟文炜均被殴伤.夜间盗伐尤为猖獗,队员戴元振在巡查时竟被歹徒用手榴弹炸伤.为了加强对中山陵园的保护,军管会决定派出解放军协同陵园拱卫队加强巡护. 8月1日起,姚尔觉和李务本率公安部队进驻陵园后,与原拱卫队队员共同守护森林,并抓获为首盗伐林木的冯启宝等 11名罪犯,押送十区人民政府处理,使盗伐陵园森林的坏分子受到了应有的打击,至9月以后,盗伐林木之风才渐渐平息. 1949年11月12日是新中国成立后迎来的第一个孙中山诞辰纪念日,这一天,南京市军管会、南京市人民政府在中山陵举行了隆重的谒陵仪式.参加谒陵的有市军管会、市政府、中共南京市委的代表及各界人士共 500多人.军管会主任粟裕、副市长柯庆施、中共南京市委副书记唐亮和各民主党派代表、文化界代表李方训、吴贻芳、徐养秋、陈中凡以及人民解放军代表、工人代表、学生代表等,于 1时30分到达灵堂,整齐地站立在孙中山坐像前.谒陵典礼在新中国国歌声中开始,粟裕主任向孙中山遗像献花后发表了简短的演说.随后,谒陵人员进入墓室,绕孙中山墓圹一圈,谒陵仪式在 12时结束. 以后,每年3月12 El孙中山逝世纪念日和11月12日孙中山诞辰纪念日,江苏省、南京市各界人士都要来中山陵举行谒陵仪式,从未间断.
编辑本段参观信息
交通
中山陵地图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由南京市内乘游1、游2、游3可到达,9、20路公共汽车可到达. 游1路 市区线路 (南京车站7:00-17:00 中山陵7:50-18:00 游1路区间:南京车站6:00—20:30 中山门6:30—21:00) 雅高巴士 上行:南京车站(南京站) - 中央门 - 中央门南站 - 许府巷(地铁新模范马路站) - 公交总公司 - 玄武湖公园 - 鼓楼 - 北极会堂 - 鸡鸣寺 - 四牌楼 - 总统府 - 解放路(军区总院) - 明故宫 - 中山门 - 卫桥 - 四方城 - 美龄宫 - 海底世界 - 中山陵(共19站) 下行:中山陵 - 海底世界 - 美龄宫 - 四方城 - 卫桥 - 中山门 - 明故宫 - 解放路(军区总院) - 总统府 - 四牌楼 - 鸡鸣寺 - 鼓楼 - 玄武湖公园 - 公交总公司 - 许府巷(地铁新模范马路站) - 中央门南站 - 中央门 - 南京车站(南京站)(共18站) 游3路 市区线路 (迈皋桥好又多店8:00-16:00 灵谷寺公园8:50-16:50 定时班车 游3路区间:白马公园→灵谷寺公园) 雅高巴士 上行:迈皋桥好又多店 - 迈皋桥 - 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 十字街 - 红山动物园东门 - 中北巴士公司 - 曹后村 - 新庄(北) - 锁金村 - 岗子村 - 白马公园(太平门东) - 紫金山索道 - 廖仲恺墓 - 中山植物园 - 明孝陵 - 梅花谷西门 - 梅花谷南门 - 四方城 - 美龄宫 - 海底世界 - 明孝陵东站 - 海底世界北站 - 中山陵 - 水榭 - 灵谷寺公园(共25站) 下行:灵谷寺公园 - 水榭 - 中山陵 - 海底世界北站 - 明孝陵东站 - 海底世界 - 美龄宫 - 四方城 - 梅花谷南门 - 梅花谷西门 - 明孝陵 - 中山植物园 - 廖仲恺墓 - 紫金山索道 - 白马公园(太平门东) - 岗子村 - 锁金村 - 新庄 - 曹后村 - 中北巴士公司 - 红山动物园东门 - 十字街 - 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 迈皋桥 - 迈皋桥好又多店(共25站)
门票
现分“民国文化”和“明朝文化”东西两个片区.东片包括中山陵、灵谷寺、孙中山纪念馆、音乐台等4个景点,票价80元;西片明孝陵、梅花山、梅花谷、红楼艺文苑、紫霞湖5个景点,票价70元.东西联票140元,即:套票(中山陵景区和明孝陵景区)140元/人. 1、儿童:一名成人可以携带一位1.3米以下的儿童免费入园.若一名成人同时携带两名以上1.3米以下儿童,则儿童可享受半价优惠; 2、学生、未成年人:凭有效证件享受8折优惠; 3、老年人:凭有效证件 60周岁以上门票享受8折优惠,70周岁以上免费入园; 4、离休人员、现役军人、残疾人:凭有效证件免费入园; 5、市级以上劳模、英模、道德模范凭有效证件享受8折优惠; 6、教师:凭教师证享受8折优惠; 7、宗教人士:凭有效证件享受8折优惠.
最佳游览路线
林荫大道—行健亭—牌坊—陵门—碑亭—祭堂—永慕庐—议政亭—孙中山纪念馆—仰止亭—流徽榭—音乐台
节庆活动
金陵灯会、梅花节、爬城头、上巳节、桂花节
开放时间
7:00——18:00
编辑本段中山陵园管理局
游龙盘曲之上,伟人长存于内,历史传承其间.这是对中山陵园风景区的传神写照.风景区方圆31平方公里,中山陵、明孝陵、灵谷公园、头陀岭公园、白马公园等五大景区各具特色,拥有历史古迹遗址200多处.每年吸引着500多万中外游客观光揽胜.风景区先后获得 “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文明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江苏省人居环境范例奖”、世界文化遗产地等多项荣誉. 为贯彻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开展创建ISO14000国家示范区活动的通知》(建城[2001]51号)精神,加强资源管理与生态保护,增强风景名胜区的综合实力,2001年6月,我局决定创建ISO14000国家示范区.2001年12月通过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中心的认证审核.2003年2月10日,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中山陵园风景区为ISO14000国家示范区.2005年6月3日,通过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部ISO14000国家示范区监督检查. 创建ISO14000国家示范区为风景区环境管理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网络化的管理平台.创建工作的实施丰富了风景区的管理手段,使风景区的环境管理由被动治理转变为主动防治,形成了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