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水上走的是什么动物能在水上漂浮,行动很快,我们这叫担杖钩.要学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7 17:10:56
池塘水上走的是什么动物能在水上漂浮,行动很快,我们这叫担杖钩.要学名

池塘水上走的是什么动物能在水上漂浮,行动很快,我们这叫担杖钩.要学名
池塘水上走的是什么动物
能在水上漂浮,行动很快,我们这叫担杖钩.要学名

池塘水上走的是什么动物能在水上漂浮,行动很快,我们这叫担杖钩.要学名
水黾 http://baike.baidu.com/view/65837.htm

蜉蝣

应该是蜥蜴吧,他在水上会走,并且行动很快

蜉蝣
蜉蝣(fú yóu)
蜉蝣目(Ephemeroptera)体小型到中型(约4公分〔1.6吋〕)的昆虫。栖于水溪和池塘中。近2,000种。前翅膜质,三角形;后翅小,圆形。有三根长丝状尾须。停歇时翅直立。稚虫水生,咀嚼口器在成体时退化。雄虫成群飞舞以吸引雌虫。
寿命最短的昆虫,有翅亚纲的 1目。通称蜉蝣(mayfly)。小至中型昆虫,头小,体软弱;翅2对或1对...

全部展开

蜉蝣
蜉蝣(fú yóu)
蜉蝣目(Ephemeroptera)体小型到中型(约4公分〔1.6吋〕)的昆虫。栖于水溪和池塘中。近2,000种。前翅膜质,三角形;后翅小,圆形。有三根长丝状尾须。停歇时翅直立。稚虫水生,咀嚼口器在成体时退化。雄虫成群飞舞以吸引雌虫。
寿命最短的昆虫,有翅亚纲的 1目。通称蜉蝣(mayfly)。小至中型昆虫,头小,体软弱;翅2对或1对,膜质,大多前翅大后翅小;腹部末端有长尾须两条,中尾丝或有或无。属古生翅类。最早发现的是石炭纪古蜉蝣化石号称活化石。全世界已知有2100余种。中国已知有 100余种。常见的有蜉蝣科(Ephemeridae)和四节蜉蝣科(Baetidae)。
蜉蝣的稚虫和成虫是许多淡水鱼类的重要食料。不同种类的蜉蝣稚虫喜欢在含氧量高的水域中生活,因此,它们是测定水质污染程度的指示生物。另外,对蜉蝣目昆虫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阐明从无翅昆虫到有翅昆虫的进化过程。
蜉蝣目主要分布在热带至温带的广大地区。已知有14科、约2250种,我国已知有大约250种。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蜉蝣目通称蜉蝣,具有古老而特殊的性状,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虫。体形较小或中等,细长,体壁柔软。头部小,触角短,刚毛状。复眼发达,雌性的复眼常左右远离;雄性的复眼常较大,左右接近,且每一复眼上下部小眼面往往不同,一般上半部小眼面大于下半部,也有二部分完全分隔者。单眼3个。口器为咀嚼式,因成虫不取食,没有咀嚼能力,上颚退化消失,下颚也退化,常有下颚须。胸部以中胸最大,前、后胸小而不显著,翅有两对,呈三角形,脆弱,膜质,多为前翅大,后翅小,亦有后翅退化者,休息时竖立在身体背面。蜉蝣翅脉相及翅的关节不发达,翅脉最为原始,翅脉极多,多纵脉和横脉,呈网状。翅的表面呈折扇状。足细弱,仅用于攀附。跗节1一5节,末端有爪1对。
腹部11节,第11节仅存窄环形背板。雄性第10节后缘有1对由前足延长形成的抱器,3一4节,少数1节,用于在飞行中抓住雌虫。在其内侧有二对短小简单的阳茎。雌性生殖孔1对,开口于第7、8腹节之腹面。卵巢按节排列。两性生殖孔均成对。腹末有1对分节的长丝状尾须,第11节背板常延长形成中尾丝。尾须和中尾丝细长多节,与缨尾目昆虫相似。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