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残损的手掌从内容上分几个部分,每部分风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02:30:38
我用残损的手掌从内容上分几个部分,每部分风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我用残损的手掌从内容上分几个部分,每部分风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我用残损的手掌从内容上分几个部分,每部分风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我用残损的手掌从内容上分几个部分,每部分风别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祖国河山的残损  “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经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诗人一开始就用沉重的笔触,道出了他虽然自己身残,却更伤痛于祖国河山的残损.1942年的4月,诗人在香港参加了抗日运动,被投入监狱,受尽严刑拷打.7月,诗人获保释,摸着自己的遍体鳞伤,联想到祖国的河山何尝又不是如此,更加痛恨外族的侵略,对祖国和人民更加同情爱怜.饱蘸感慨,写下了这如泣如诉的诗句.诗人的手掌是残损的,那是他抗击了敌人的结果;虽然残损了,他却没因此而歇息,反而用它“摸索”这可爱的土地,安抚这可爱的人民,这不正是一种“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气概么?有什么样的精神比这个还可贵,有什么样的气质比这种更迷人?写实写意  “残损的手掌”不仅写实,它还是一种意象.戴望舒“几次谈到过中国的疆土,就如一张树叶,可惜缺了一块,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一张完整的树叶.如今他以《残损的手掌》为题,显然以这手掌比喻他对祖国的思念,也直指他死里逃生的心声.”“残损”一词,饱含血泪:既有自己深受摧残的痛苦,也有对日寇暴行的憎恨;既有对亿万同胞惨遭屠戮的同情,又有对苦难祖国命运的深沉思考……正是这一切,转化为一种不能自已的内驱力,使诗人强忍肉体与心灵的创痛,写出了这首传世佳作.无奈的痛楚  接下来是一段,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回忆和对现实无奈的痛楚.“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美好的景色,原是属于家乡、属于祖国、属于以往的记忆,现在却只能在沦陷区受到百般蹂躏,残损的手掌渐渐抚过这芬芳的堤岸,微凉的荇藻,……成了蓬蒿的禾草,憔悴的荔枝花,没有渔船的苦水……教人怎么能不痛极而泣?中国并没有灭亡  然而,中国并没有灭亡.在那辽远的一角,民族的希望正在成长!“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指粘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象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予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象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这里,诗人笔锋一转,又是满含热情与兴奋地歌颂了远方“完整”的一角,因为只有这里才是泱泱中华的希望,是抗击侵略、保持民族尊严的最后一块净土.残损的手掌摸索到了这里,再怎么疼痛再怎么心碎都会在满眼“春的阳光”中烟消云散,没有什么比这昏睡的土地上有一丝亮光更加令人心动的了.诗人对胜利的渴望、对民族的希望,在这铿锵有力、激人奋进的诗句中表现到了极至.慷慨激昂  戴望舒是以象征派诗人出现的,在他的后期,竟也出现了如此慷慨激昂的诗篇,着实让人惊叹.然而纵观他的整个创作历程,这种现象的出现也不足为怪.他是一个在诗歌道路上一直孜孜以求、不断超越自我的诗人.最开始的《雨巷》,被很多人奉为中国象征派的经典,他却在第二部诗集中把它给自我否定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气概.以抗日战争前后为分界,前期的他大都呆在大学校园的象牙塔中,以自己一贯悒郁的气质,写出一些逃不出个人狭小的空间的诗作,所以被人批评说“看不到时代的影子,听不到民族的声音”,虽然有失偏颇,但的确反映了一部分事实;但是他是一直追求进步的,诗歌地思想境界也不断地提高,抗日战争的爆发,也让他心底的男儿气概骤然爆发,一个凛然正气的中华男儿骤然出现在我们面前,镌刻在中国现代诗坛的历史上.从《雨巷》到《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走过了一条“中国正直的、有高教养的知识分子思想变化”的典型之路.也似乎印证了一点:优秀的作品只有溶进现实,它才有真正的生命力.
从感情色彩上说,前半部分是消极的、冷色调的,后半部分是积极的、暖色调的.前后两部分形成明显的对比.
前半部分,是作者想像着用手掌触摸地图上的沦陷区,这里只有“灰烬”“血和泥”,一片凄凉景象.风景如画的“家乡”,如今被侵略者强占,作者在诗句中流露出忧愤.诗人的情绪还投射到更多的对应物上.以下出现的一系列词语,如长白山雪峰的“冷”,黄河的“水夹泥沙”,江南水田里生长的“蓬蒿”,岭南憔悴的“荔枝花”,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等等,是多种感觉器官对国土现状的感受,也是对沦陷区人民苦难生活的暗示,是诗人在囹圄中向祖国母亲的抒怀.在前半部分里,作者运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即“江南的水田”一句),加重了情绪的渲染.
后半部分,作者抚摸到了解放区那“辽远的一角”,情绪陡然一变.因为那里“温暖”“明朗”“蓬勃生春”,前后两部分一对比,诗人的情感倾向更加突出.“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是一向为人称道的两个比喻,使人们对解放区倍感亲切.在作者对解放区的抒情性描述中,用的是“爱”“希望”“太阳”“春”等词语.“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两个比喻,是用水深火热的沦陷区反衬解放区──那里是将要实现民族复兴、诞生“永恒的中国”的地方.
这首诗前后对比手法的运用,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表现出他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热切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