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古人的错别字,还是通假字?有一个疑问.有时语文文言文中的一些通假字很多,但为什么没听说过名文古籍中有错别字,难道古人不会写错字吗?还是古人的错别字现今看来都是通假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7 01:54:35
到底是古人的错别字,还是通假字?有一个疑问.有时语文文言文中的一些通假字很多,但为什么没听说过名文古籍中有错别字,难道古人不会写错字吗?还是古人的错别字现今看来都是通假字.

到底是古人的错别字,还是通假字?有一个疑问.有时语文文言文中的一些通假字很多,但为什么没听说过名文古籍中有错别字,难道古人不会写错字吗?还是古人的错别字现今看来都是通假字.
到底是古人的错别字,还是通假字?
有一个疑问.
有时语文文言文中的一些通假字很多,但为什么没听说过名文古籍中有错别字,难道古人不会写错字吗?还是古人的错别字现今看来都是通假字.

到底是古人的错别字,还是通假字?有一个疑问.有时语文文言文中的一些通假字很多,但为什么没听说过名文古籍中有错别字,难道古人不会写错字吗?还是古人的错别字现今看来都是通假字.
现在所说的古文,不一定都是原文.
1.在千百年的流传中,肯定有丢字,丢页等现象出现;古代手抄本很多,难免抄错;
2.各家印刷作坊,也可能出错;
3.编书的学者,极有可能根据自己的好恶而改动;
4.各个学派的学者,极有可能按着个人的理解而增删;
5明朝的“永乐大典”,清室的“四库全书”,在编辑过程中,为了本朝的利益和需要,也是大改大动;
6.汉初,尚书失传了,是根据一位老儒“伏生'的记忆,口述,记录了尚书28篇,历史上叫"今文尚书".伏生牙都掉光了,吐字不清,再加上方言,记录的不是很准.
7.历史上不乏造假者.相传西汉初,鲁王扩建花园,拆了孔子家的墙壁,在墙里发现古文尚书13篇,是伪造的故事.到了东晋,又有一个叫梅颐的人,也伪造了几篇.从宋朝有人质疑,到清朝,历时七百多年才甄别定案;
8.汉字越来越多,古时借用是常有的,不足为怪;
9.个人还有用字习惯不同.
终上所述,错别字,通假字在所难免,只要明确了,并不影响阅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