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和[孟子]的影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17:17:48
[论语]和[孟子]的影响

[论语]和[孟子]的影响
[论语]和[孟子]的影响

[论语]和[孟子]的影响
先说论语的影响
  第一, 《论语》的语言影响同它的思想影响一样,遍及中华民族的每一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等等.春秋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与其他学派尚处于平等地位.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见以后,儒学成为国学,其地位便一跃而在其他学派之上了.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清代末期.民国以后,这种局面在我国广大农村依然存在着.四十年代末,尽管已开了新学的课程,讲堂上仍然供着孔夫子,学生到校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向孔夫子鞠躬.儒学成为国学,意味着它已成为统治阶级的主导意识,左右着国家政治、思想、道德、文化、教育的发展.作为儒家核心著作的《论语》,其影响更是不言而喻.《论语》没有说及经济,但意识形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促进或者制约经济.《论语》所表述的行为规范,对后来农村经济的发展,仍然是有影响的.
  第二, 《论语》中的许多语句都变成了成语.例如“不惑”(“为政”篇) 、“和为贵”(“学而”篇) 、“既往不咎”(“八佾”篇) 、“鸣鼓而攻之”(“先进”篇) 、“杀鸡焉用牛刀”(“阳货”篇) 、“三人行必有我师”(“述而”篇)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泰伯”篇) 等等,皆属此类.另外有一些成语则由《论语》里的话节缩或改造而成.如“居敬而行简”(“雍也”篇) 节缩为“居敬行简”, “敬鬼神而远之(“雍也”篇) 节缩为“敬而远之”,“片言可以折狱”(“颜渊”篇) 节缩为“片言折狱”, “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篇) 改造为“见义勇为”, “民无所措手足”(“子路”篇) 改造为“手足无措”,“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述而”篇) 改造为“举一反三”.未成成语者,也被当作经典性的语言来引用或者化用.民国初年,有名“蹶张”者寿军阀张敬尧一副对联:“这督军合唤作祸害一千年.博其欢心,莫如敬.冰敬炭敬,孝之用在敬,不敬何别于犬马.俺省长犹算辖畸零二十县.上个徽号:大哉尧.服尧行尧,人皆可为尧,唯尧能保我子孙.”在这副对联中,有两处语言引自或者化自《论语》.“为政”篇:“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上联“孝之用在敬,不敬何别于犬马”两语由此化出.“泰伯”篇:“大哉尧之为君也!”下联“大哉尧”一语由此节引而出.1917 年,军阀张子志、张敬尧领兵南下扰湘,激起民愤,又有人以二人姓名为题作了一联嘲讽之:“此子本俗人,偏说是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吠尧原桀犬,何曾识敬以为国,敬以临民.”这副对联本身虽没有一句出自《论语》,但其用以点出二人之姓的横批“堂堂乎张也”却直接引用了《论语》“子张”中的话.笔者在《论语》中随意抽了三篇对其句中的成语进行统计,“为政”篇为20/ 98 ,“述而”篇为25/ 111 ,“颜渊”篇为24/ 118 , 比例分别为20. 4 % , 22. 5 % ,20. 3 % ,都在百分之二十以上.其中“为政”篇与“述而”篇的成语都出自孔子说的话,“颜渊”篇有一小部分出自孔子学生的话.成为成语的比例竟如此之高,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不仅前无古人,亦后无来者.
  第三, 《论语》对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亦很有影响.今年7 月初,我到云南剑川考察,就听到《论语》的一些成语在白族口语中使用.张文渤先生给我写了好几句,看如下两例:
  Let tail zil cux danx senp buf sanb lap. (白语)
  勒台至初耽神剥散啦.(直译)
  这件事那我就当仁不让了.(意译)
  Nanl gvp al da bat nox buf yif luf hux. (白语)
  那古阿大把笼剥益乐呼.(直译)
  你们在这里干得不亦乐乎.(意译)
  “当仁不让”出自《论语》“卫灵公”篇.“不亦乐乎”出自《论语》“学而”篇.
  第四,在海外华人中,不管他们在中国时属于何种民族,也不管他们在居住区又学习了何种语言,作为母语的汉语仍然一代一代的传承着.由于他们的启蒙教育总少不了四书五经的内容, 《论语》对其语言的影响,自然也延续了下来.《论语》语言对中华民族语言的巨大影响已经持续两千多年了.其他典籍的语言,对中华民族的语言虽然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没有一本可以同《论语》相匹敌.
  二、《论语》对中华民族语言的影响具有极大的稳固性和不可逆转性每一种语言的变化,都是语法结构最慢,语音次之,而以词汇最快.
  就汉语而言,在封建社会中流行的许多词语,到了民国,就纷纷被淘汰,同时又出现许多表现民国新事物的词语.同样,解放以后,民国时期流行的许多词语又被淘汰了,出现许多表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词语.一种社会制度变为另一种社会制度后是如此,在同一种社会制度下的不同阶段也是如此.“文化革命”中出现的许多反映当时特定历史条件的词语,随着“四人帮”被打倒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也很快成为过去.《论语》中的词语不然,虽然随着历史的变迁有些也基本上不使用了,但是因其相当的数量都变成了汉语的基本词汇,特别是已成成语的部分.这就使它在历史的变迁中,相对来说具有极大的稳固性,其对中华民族语言的影响也具有不可逆转的性质.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内部原因是《论语》语言本身具有很大的魅力,容易为社会各阶层所接受.这种魅力至少有四个特点,即思想的深刻性,语言的精练性,说理的逻辑性,表达的通俗性.思想的深刻性不仅表现在孔子对政治理想的阐
  述,而且还表现在对其他许多方面的阐述.诸如孔子在答复子夏“问政”时说:“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篇) 说得非常精辟,不仅对处理政事是箴言,对修养道德也是至理.孔子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卫灵公”篇)既符合实际,又一针见血.孔子在对“宰予昼寝”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所得出的教训:“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篇)“听其言而观其行”至今还是指导人际交往的准则.孔子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篇) ,每一句都讲出了一个特征,很完整,也很实在,对人们的学习也是很好的勉励.
  语言的精练性指用很少的词语表达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内容.前面的引例己可见一斑.下面再详述几例.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篇) 把一个人志向的坚定性表现得如此突出,只用了十三个字.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篇) 把君子与小人区分得如此清楚,只用了十个字.而“过犹不及”(“先进”篇) 仅四个字,就揭示了辩证法的精髓.思想深刻与内容丰富者,语言不一定精练;语言精练者,思想不一定深刻,内容也不一定丰富.《论语》既能做到思想深刻、内容丰富,又能作到语言精练,实属难能可贵.说理的逻辑性.正因为是简短的语录, 《论语》上的话,大都是结论性的,没有完整的推理过程,但人们都觉得很有道理(只很少一部分因看法不同而有争议) ,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认为它合乎事理的逻辑.子曰:“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篇) 欲为“志士仁人”者,谁曰不然!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宪问”篇) 人生有远大目标者,又谁曰不然!《论语》上也有看起来推理性很强的段落.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法不中,刑法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子路”篇) 这段话在修辞上用了顶针的手法,使推理一环套一环,逻辑非常严密.
  表达的通俗性.同样是经典, 《老子》的语言同其内容一样“玄之又玄”,莫测高深.《墨子》中有些篇章的语言更是佶屈聱牙,晦涩难懂.《论语》用的是当时的白话,即使经历了两千多年,今天仍然不难看懂.由于表达的通俗,读起来有时还有亲切感.同《老子》特别是《墨子》的有些篇章相比较,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优点.
  外部原因亦有四个.一是儒家学派对孔子思想的宣传,使《论语》的语言连同其思想一起得到了进一步的理解.二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论语》语言得到更大的推广.三是孔子在汉代以后得到统治阶级不断加封,由一个普通的学者一直封到“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地位到了被称为只未加冕的“素王”的显赫高度,使《论语》的语言更加普及.四是将《四书》定为科举考试(经) 的主要内容,更使《论语》的语言影响深入到了社会的底层.
  三、《论语》语言的民族认同应当说,中华民族认同的首先是汉语,而不仅仅是《论语》中的语言.
  因为《论语》一书的语言即使百分之百都成了成语,在整个汉语中也仅仅是极小的一部分.但是,由于《论语》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而特殊的影响,会说汉语的人都自觉不自觉地受到它的熏陶.语言是约定俗成的.这种约定与俗成,从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自下而上,即从民间产生再由民间的认可进而得到知识阶层的认可.一是自上而下,即知识分子将从民间以及他人的作品中获得的语言连同自己的创造一起写进文章中,返回社会,再得到社会的认可.孔子的《论语》就是这样的.后来的知识分子对《论语》语言的宣传普及也是这样的.这后一种认可比起前一种来,影响更为广泛,更为深刻.语言大师们对民族语言的贡献,正在这里.孔子就是这样一位影响广泛、深刻的语言大师.
  《论语》的语言首先使有一定汉学修养的知识分子推崇而且折服.这种推崇和折服,正是一种高层次的心理认同.通过他们的认同,再逐渐推广,进而得到社会的认同,民族的认同.当然,这种推广是潜移默化的.
  古语说:“亲不亲,故乡人.”何以知道是故乡人呢,语言是最根本的标志.许多人也许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外地工作或者旅行,偶尔碰上一个说地道的家乡话的人,哪怕完全不认识,也感到亲切,甚至情不自禁地走上前去,与之攀谈.这就是通过语言的认同把同一地方的人联系在一起了.在伪满时期,日本人在我国东北强行推广日语,禁止在学校中讲汉语,结果以失败而告终,这正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对汉语的认同而产生的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八十年代初,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炎黄子孙都引以为荣.这不仅是华人社会对孔子的肯定,而且也是世界对孔子的肯定.这一肯定,不仅将扩大中华民族在世界的影响,同时也将扩大《论语》语言在华人社会的影响.《左传·昭公十五年》[3 ]说,晋国管理典籍的大夫籍谈出使周朝,周景王问晋国为何没有贡物,籍谈回答说是因为晋国从来没有受到过周王室的赏赐.周景王当场列举出晋国受赏的事实,责备籍谈身为晋国“司典之后”,何以连这些基本事实都不知道,籍谈无言以对.周景王叹息说:“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后即以“数典忘祖”指那些把自己祖先都忘记了或者对国家民族历史无知的人.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是主张大一统的,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季氏”篇) 的思想便是这种主张的本源.由于代代传承,影响至深,所以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维护国家统一的观念一直非常强烈.加之鸦片战争以后的近百年间,中国领土一次又一次被列强所瓜分、侵占,中国人民受尽了屈辱,也为改变这种状况前仆后继,奋斗牺牲,因而对那些丧权辱国特别是数典忘祖并企图依靠外国势力的干预分裂国土的人,历来总是持鄙弃的态度.炎黄子孙们都信仰不同的主义.我认为,求同存异,在保持中国统一的前提下,只要能在认同孔子与儒学这个基础上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经济圈,互相支持,互相协作,并同其他民族保持友好往来,那就不仅可以使中华民族更加兴旺发达,也可以使世界更加安定繁荣.
  再说孟子的影响
  (一)古代影响:
  据孟氏家志记载,汉文帝时就置《孟子》博士,但不久又取消了.汉章帝时曾用《孟子》书赏赐臣下黄香.汉景帝的儿子河间献王刘德注意搜罗和收藏图书,其藏书中 便有《孟子》.说明西汉时期《孟子》一书已经广泛流传.
  对孟子的评论和推崇从东汉赵岐开始.其他赞扬孟子的,如杨雄在《法言·吾子》篇中说“古者杨墨塞路,孟子辞而辟之,廓如也.”《汉书·楚元王传赞》说:“自孔子殁,缀文之士众矣.唯孟轲……博物洽闻,通达古今,其言有补于世.”三国徐干《中论·智行第九》中说:“仲尼曰:未可与权.孟轲曰:子莫执中,执中无权,犹执一也.仲尼、孟轲,可谓达于权智之实者也.”西晋傅玄说:“昔仲尼既没,仲尼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其后邹之君子孟子舆,拟其体著七篇,谓之《孟子》”.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多次提到孟子,如《诸子第十七》说“孟轲膺儒以磬折”《奏启第二十三》说:“孟轲讥墨,比诸禽兽”. 《夸饰第三十七》说:“孟轲所云,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也.”其熔铸《孟子》书中词语,如《原道第一》中“镕均六经,必金声而玉振”,《养气第四十二》中“神志外伤,同乎牛山之木.”《序志第五十》中“岂好辩哉,不得已也”.有类于此者,全书中约可二十余处,不具录.以上说明孟子和《孟子》书中言语,经常被文人著述提到和引用.
  文人的推祟不能不影响到朝廷.晋成帝咸康三年(337年)国子祭酒袁环与太常寺卿冯怀共同上《请兴国学疏》,其中说“孟轲皇皇,诲诱无倦.是以仁义之声于今犹存,礼让之风干载未泯.”此说得到皇帝的认可.
  唐代大力推崇孟子的文人是韩愈.他在《原道》中倡“道统”说:“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其在《读荀》一文中说:“始吾读孟轲书,然后知孔子之道尊,圣人之道易行,王易王,障易霸也.以为孔孟之徒没,尊圣人者,孟氏而已.晚得杨雄书,益尊信孟氏.……其存而醇者,孟轲氏而止耳……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杨,大醇而小疵.”其在《与孟尚书》中说:“孟子虽贤圣,不得位,空言无施,虽切何补;然赖其言,而今学者尚知宗孔氏,崇仁义,贵王贱霸而已……然向无孟氏,则皆服左衽而言侏离矣.故愈尝推尊孟氏,以为其功不在禹下者,为此也.”又说:“自孔子殁,独孟氏传得其宗,故求观圣人之道者,必自孟子始.”
  由于《孟子》书在知识分子中流传,影响日益广泛,许多士大夫向皇帝上疏,要求将《孟子》作为太学里的一个学科,如唐代宗时礼部侍郎杨绾,唐末著名诗人皮日休等都有类似上疏,但在唐朝没能做到把《孟子》列入学科.
  北宋时,由于诸儒的倡导,才引起朝廷对孟子的重视.宋神宗接受王安石的建议把《孟子》列为学科,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南宋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以后成为历代王朝钦定的必读经典,科举考试也以朱熹的解释作为立论的根据.南宋光宗绍熙年间,将《孟子》列入经部,从而完成了“十三经”的规模,明代正式定名为《十三经》.《孟子》书在中国典籍中的地位从此确定.以后一直未变,直至科举制度废止.
  (二)近现代的影响
  鸦片战争前后,在社会动荡的形势下,在士大夫阶层中产生了一批放眼世界,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开明人士,其中代表人物魏源便十分推崇孟子.他以为“学孟子易简直捷而适于用”,赞扬孟子“宜乎泰山岩岩之象,江汉浩浩之流.配神禹,称鲁邹,而存世无休.”曾国藩以孔孟道统的继承人自命.他说:“愿终身私淑孟子,虽造次颠沛,皆有孟夫子在前,须臾不离.”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说:“孑l子诛乱贼,孟子明仁义,弟子布满天下.”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称孟子为“传平世大同之仁道,得孔子之本者也”,还说:“欲知孔子者,莫若假途于孟子……通乎孟子,其于孔子之道门而人,可次第升堂而人室矣.”“举中国之百亿万群书,莫如孟子矣.”
  孙中山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他自述:“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于吾国固有之思想者.”他用孟子“王霸之道”来解释国家民族的起源,他说:“用中国的政治历史来证明,中国人说王道是顺乎自然,换一句话说,自然力便是王道.用王道造成的团体便是民族.武力便是霸道,用霸道造成的团体,便是国家.”他对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中国固有道德的提倡,也是来源于孟子的.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都生活在以儒学为主干的文化环境之下,他们都受过儒家经典的熏陶,儒家学说,已渗透到人们性格和心理的层次,儒家的影响,尤其是其中孟子的影响仍然存在,如胡适在其自传中说:“就全体来说,我在我的一切著述上,对孔子和早期的‘仲尼之徒’如孟子,还是相当尊重的.”他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赞扬孟子主张“人格平等”,“要人快活安乐”,“他所主张的‘仁义,只是最大多数的最大乐利.”
  国民革命军北伐时期,北伐军经过邹县.时任北伐军总司令的蒋介石曾于1928年4月到邹县参谒孟庙,写了“保护孟庙,不准驻兵”八字.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来,共产党对传统儒家实行批判继承的方针.以毛泽东、刘少奇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孟子思想的熏陶.毛泽东经常引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一章,勉励自己,锻炼体魄,砥砺品行和斗志.他在著作中引用过“引而不发,跃如也”,“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春秋无义战”,“不为而后可以有为”,“心之官则思”,“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等名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革命斗争的方针、路线.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说:“另一个封建思想家孟子也说过,在历史上担当‘大任’,起过作用的人物,都经过一个艰苦的锻炼过程,这就是‘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共产党是要担负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改造世界的‘大任’的,所以更必须注意在革命斗争中的锻炼和修养.”他还说过“‘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在必要的时候,对于多数共产党员来说,是被视为当然的事情.”可见其思想中继承了孟子思想中的优秀成分.
  (三)国外影响:
  孟子学说传人朝鲜半岛,约在12—13世纪,《高丽史》中常有引用《孟子》的话及历史人物读《孟子》的记载,高丽恭愍王十六年(1367年)成均馆改修时置四书五经斋,开始讲授《孟子》,与此同时,开始以颜曾思孟作为“四配”来配享孔子.从此以后成均馆及地方乡校的文庙,一直享祀“五圣”,即孔子和“四配”.李氏王朝成宗时有经筵讲《孟子》的记载,到了16世纪,出现了李混(退溪)、李耳(栗谷)两派性理学说.朱子学,间接得之孟子.他们反复论证的“气发理乘”之说,发展了孟子的性论,自不待言,其他如思想方法、治学方法以及行为方式等各方面,也深受孟子影响.李混的心学上承朱熹“居敬穷理”.其在“居敬”上的工夫,在“主理帅气”,“敬义夹持”、“勿忘勿助”、“求其放心”,语源均出于《孟子》.朝鲜半岛的儒学传统一脉相承.至现代,韩国成均馆研究院1975年设中国部,翻译出版包括《孟子》在内的儒家经典.有一个全国性的儒道会,也设在成均馆内,各市县设分会.又有全国性的学术团体孟子学会,1994年有学者多人参加邹城市孟子学术研究会举办的国际孟子学术研讨会并发表论文,1995年冬,该会又组织学者及居住在韩国的孟子后裔近30人来邹城纪念孟子逝世2284周年举行祭祀活动,并举办中韩孟子学术研究会.共出版了两辑学术刊物《孟子研究》,以后还数次来华参加祭祀活动.
  日本国的孟子学,是在镰仓幕府时期,随着朱子学传人的.至江户时代,儒学支分派析,各派都有着孟子学说的影响.在对孟子的尊崇方面,江户幕府时代的宽永九年(1632年),新藩德川义直在首都江户建先圣殿,奉祀孔子,以颜曾思孟配享,这是日本享祀孟子之始.后来在元禄三年(1690年)移至汤岛,仍供奉孔子及四配像.科举考试也是以“四书”作为命题范围.近代至现代以来,孟子学仍在日本有广泛影响.其尊王贱霸思想,曾成为日本明治维新的理论根据之一.近几十年日本孟子学研究十分活跃.有全国性的汉学“斯文会”.该会的讲说会每星期开讲一次,《孟子》为所讲书目之一.
  在越南,陈朝太宗立国学院,开始请学者讲四书.14世纪越南学者张汉超在文章中说:“为士大夫者,非尧舜之道不陈前,非孔孟之道不著述.”反映的便是孟子思想.黎朝圣宗洪德六年(1475年)会试天下举人,有《孟子》四题.黎玄宗景治元年(1663年)申明的“教化十七条”,其中有义务权利对等的思想,也是出自孟子的.
  阮朝建立后,于嘉隆七年(1808年)修成文庙,奉安先师孔子牌位,并祀“四配”和“十哲”.这是越南奉祀孟子的史料记载.阮世祖诏书中有“朕每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史书《陈大律传》中说:“密疏言,佛老之言,甚于杨墨.”类似《孟子》书中排斥杨墨的言语,说明孟子及其著作在越南的普遍影响.
  在新加坡,为应付西方拜金主义等西方价值观念的挑战,于1982年2月,开始把儒家伦理作为学生道德教育的科目,1984年1月,《儒家伦理》教材正式出版.儒家伦理教育在全国各校全面展开.伦理教育自然离不开孟子“五伦”的思想.
  马来西亚华裔虽占相当比例,但开始时移人的汉人带去的是市井小民低层次的中国文化.随着华裔经济地位的增强,近现代以来有“儒学复兴运动”兴起,现代有陈泽清氏,在《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文中,建议华文中学的课程中教《孟子》.
  在西方,早在1594年(明万历二十二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出版了“四书”的拉丁文译本,是儒家经典最早译成西方文字的本子.
  比利时传教士卫方济把“四书”和《三字经》、《孝经》译成法文,命名为(中国六大经典》.1898年在青岛的德国传教士卫礼贤将《孟子》译为德文.英国传教士理雅各留华30余年,1873年回国,被牛津大学聘为英国第一位汉学教授,主持汉学讲座,他英译儒家经典多种,其中包括《孟子》.牛津大学硕士休中诚(汉文名字)曾两次来华,长期在中国居留.在其所著《中国古代哲学》中,介绍了孟子思想,称孟子为“政治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还在书中列专章评述了《孟子》一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注重汉学研究,《孟子》研究在其中占重要地位.牛津大学把《孟子》中的一些篇章列为公共必修科目.就是比较注重近现代学术的伦敦大学,也把《孟子》列为古文教本.法国巴黎大学谢和耐教授于1972年著《中国世界) 一书,书中对孟子仁政思想、反战思想、井田及税收思想、性善学说都有介绍.他对“性善”的理解是“仁义礼智这些‘善原’可以由教育发挥,但也会被环境所窒息.”
  在美国,上世纪60年代以后,加利福尼亚大学政治学教授詹姆士‘格莱格在其所著的《儒学与孙中山的政治思想》中,认为孙中山民主主义与孟子关于民有恒产才有恒心的思想一脉相承.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甚至认为孟子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也有很多类似之处.
  在俄国,1818年8月4日,俄国政府规定北京传教士团“今后的主要任务不是宗教活动,而是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进行全面研究,并应及时向俄国外交部报告中国政治生活的重大事件.”(布纳科夫《十九世纪上半叶俄中关系史的一页》)也就是说,明确规定了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从事文化间谍活动.然而他们在儒家思想传人俄国的过程中仍起了作用.如俄国汉学家比丘林著《中国的国情与习俗》一书,对孟子有中肯评价.
  由于孟子思想在西方世界的传播,加深了各国学者 对孟子的了解,并且给孟子以高度评价.如法国《拉鲁斯 大百科全书》称“孟子给人性以比孔子更为明确的阐述”. 美英合编的《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称“孟希亚斯”是“仅次于孔子的重要导师”,称《孟子》书“比《论语》更富于文学色彩”,“为孟子赢得‘中国第二圣人’之称号”.他们指出 孟子政治思想是“坚持站在公开拥护人民为本和人民有权享受仁政,否则就应进行革命这样一种立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