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道家 哲学观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4 14:38:21
原始道家 哲学观点

原始道家 哲学观点
原始道家 哲学观点

原始道家 哲学观点
你所说的原始道家,我唯一知道的就是冯友兰说的道家的第一阶段,也就是先于老子的杨朱.
他们的基本观点:为我、轻物重生.
我把冯友兰的原文给你贴上:
第六章 道家第一阶段:杨朱

  《论语》记载,孔子周游列国时遇到一些他称为"隐者"(《微子》)的"避世"(《宪问》)的人.这些隐者嘲笑孔子,认为孔子救世的努力都是徒劳.有一位隐者把孔子说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同上).孔子的弟子子路,有一次回答了这些攻击,说:"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微子》)
  早期道家和隐者
  隐者正是这样的"欲洁其身"的个人主义者.在某种意义上,他们还是败北主义者,他们认为这个世界太坏了,不可救药.有一位隐者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论语•微子》)这些人大都离群索居,遁迹山林,道家可能就是出于这种人.
  可是道家也不是普通的隐者,只图"避世"而"欲洁其身,不想在理论上为自己的退隐行为辩护.道家是这样的人,他们退隐了.还要提出一个思想体系.赋予他们的行为以意义.他们中间,最早的著名的代表人物看来是杨朱.
  杨朱的生卒年代未详,但是一定生活在墨子(公元前约479一前约381年)与孟子(公元前约371一前约289年)之间.因为墨子从未提到他,而在孟子的时代他已经具有与墨家同等的影响.孟子本人说过:"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膝文公下》)《列子》是道家著作,其中有一篇题为《杨朱》.照传统的说法,它代表扬朱的哲学.但是现代的学者已经深深怀疑《列子》这部书的真实性,而且《杨朱》篇中的思想,大都与其他先秦的可信的资料所记载的杨宋思想不合.《杨朱》篇的主旨是极端的纵欲主义,而在其他的先秦著作中从来没有指责杨朱是纵欲主义的.杨朱的思想真相如何,可惜已经没有完整的记载了,只好从散见于别人著作的零星材料中细绎出来.
  杨朱的基本观念
  《孟子》说:"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尽心上》)《吕氏春秋》(公示前三世纪)说:"陌生贵己."(《审分览•不二》)《韩非子》(公元前三世纪)说:"今有人于此,义不入危城,不处军旅,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轻物重生之士也."(《显学》)《淮南子》(公元前二世纪)说:"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杨子之所立也."(《汜论训》)
  在以上引文中,《吕氏春秋》说的阳生,近来学者们已经证明就是杨朱.《韩非子》说的"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的人,也一定是杨朱或其门徒,因为在那个时代再没有别人有此主张.把这些资料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出杨朱的两个基本观念:"为我","轻物重生".这些观念显然是反对墨子的,墨子是主张兼爱的.《韩非子》说的杨朱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与《孟子》说的杨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有些不同.可是这两种说法与杨朱的基本观念是一致的.后者与"为我"一致,前者与"轻物重生"一致.两者可以说是一个学说的两个方面.
  杨朱基本观念的例证
  上述扬朱思想的两个方面,都可以在道家文献中找到例证.《庄子•逍遥游》有个故事说:"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子无所用天下为."许由这个隐者,把天下给他,即使白白奉送,他也不要.当然他也就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胫一毛.这是《韩非子》所说的杨朱思想的例证.
  前面提到《列子》的《杨朱》篇,其中有个故事说;"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杨子自;世固非一毛之所济.禽子曰:假济,为之乎?杨子弗应.禽子出语孟孙阳.孟孙阳曰:子不达夫子之心,吾请言之,有侵若肌肤获万金者,若为之乎?曰:为之.孟孙阳曰;有断若一节得一国,子为之乎?禽子默然有间.孟孙阳曰:一毛微于肌肤,肌肤微于一节,省矣.然则积一毛以成肌肤,积肌肤以成一节.一毛固一体万分中之一物,奈何轻之乎?"这是杨朱学说另一方面的例证.《列子•扬朱》篇还说:"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我们不能相信这些话真是杨朱说的,但是这些话把杨朱学说的两个方面,把早期道家的政治哲学,总结得很好.
  《老子》、《庄子》中的杨朱思想
  在《老子》、《庄子》以及《吕氏春秋》中都能见到杨朱基本观念的反映.《吕氏春秋》说:"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此三者,有道者之所慎也."(《孟春纪•重己》)这段话说明了为什么应当轻物重生.即使失了天下,也许有朝一日能够再得,但是一旦死了,就永远不能再活.《老子》里有些话含有同样的思想.例如,"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第十三章 )这就是说,在为人处世中,贵重自己身体超过贵重天下的人,可以把天下给予他;爱他自己超过爱天下的人,可以将天下委托他.又如"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第四十四章 )都表现出轻物重生的思想.《庄子》的《养生主》里说;"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也是沿着杨朱思想的路线走,先秦道家认为,这是保身全生免受人世伤害的最好的办法.一个人的行为若是很坏,受到社会惩罚,显然不是全生的方法.但是一个人的行为若是太好,获得美名,这也不是全生的方法.《庄子》另一篇中说:"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间世》)一个享有有才有用的美名的人,他的命运将会和桂树、漆树一样.
  所以《庄子》里有一些话赞美无用之用.《人间世》篇中讲到一棵很大的栎社树,是不材之木,无所可用,所以匠人不砍它.栎社树托梦对匠人说;"予求无所可用久矣.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这一篇最后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无用是全生的方法.善于全生的人,一定不能多为恶,但是也一定不能多为善.他一定要生活在善恶之间.他力求无用,但是到头来,无用对于他有大用.
  道家的发展
  这一章 所讲的是先秦道家哲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先秦道家哲学的发展,一共有三个主要阶段.属于杨朱的那些观念,代表第一阶段.《老子》的大部分思想代表第二阶段.《庄子》的大部分思想代表第三阶段即最后阶段.我说《老子》、《庄子》的大部分思想,是因为在《老子》里也有代表第一、第三阶段的思想,在《庄子》里也有代表第一、第二阶段的思想.这两部书,像中国古代别的书一样,都不是成于一人之手,而是不同时期不同的人写的,它们实际上是道家著作、言论的汇编.
  道家哲学的出发点是全生避害.为了全生避害,杨朱的方法是"避".这也就是普通隐者的方法,他们逃离人世,遁迹山林,心想这样就可以避开人世的恶.可是人世间事情多么复杂,不论你隐藏得多么好,总是有些恶仍然无法避开.所以有些时候,"避"的方法还是不中用.《老子》的大部分思想表示出另一种企图,就是揭示宇宙事物变化的规律.事物变,但是事物变化的规律不变.一个人如果懂得了这些规律,并且遵循这些规律以调整自己的行动,他就能够使事物转向对他有利.这是先秦道家发展的第二阶段.
  可是即使如此,也还是没有绝对的保证.不论自然界、社会界、事物的变化中总是有些没有预料到的因素.尽管小心翼翼.仍然有受害的可能.老子这才把话说穿了:"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老子》第十三章 )这种大彻大悟之言,《庄子》有许多地方加以发挥,产生了齐生死、一物我的理论.它的意思也就是,从一个更高的观点看生死,看物我.从这个更高的观点看事物,就能够超越现实的世界.这也是"避"的一种形式;然而不是从社会到山林,而很像是从这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这是先秦道家发展的第三阶段,也是最后阶段.《庄子》的《山木》篇有个故事,把这一切发展都表现出来了.故事说:"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放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
  这个故事的前部分,表现的就是杨朱所实行的全生理论,后部分则是庄子的理论.这里所说的"材",相当于前面引用的《养生主》所说的"为善"."不材",相当于"为恶"."材与不材之间",相当于"缘督以为经".可是一个人如果不能从一个更高的观点看事物、那么这一切方法没有哪一个能够绝对保证他不受伤害.不过.从更高的观点看事物,也就意味着取消自我.我们可以说,先秦道家都是为我的.只是后来的发展,使这种为我走向反面,取消了它自身.

世界一元论;
朴素的辩证法;
宇宙不可知论;

一 生 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