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八佾第三后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2 20:44:55
论语 八佾第三后是什么

论语 八佾第三后是什么
论语 八佾第三后是什么

论语 八佾第三后是什么
学而第一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八佾:佾音yì,八人一列为一佾,八佾即八列.按礼制,天子祭祀时,乐舞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自天子至士,降杀以两”.季氏为大夫,只能用四佾,用八佾是违礼的行为,所以孔子讥之.
  古代宗庙祭祀的八佾之舞中,每一佾都用八人,这是有讲究的.“舞所以节八音,八音克谐,然后成乐,故必以八人为列”.古人称由金、木、石、匏、土、革、丝、竹等八种材料制成的乐器为八音,其中,钟为金,磬为石,柷敔为木,琴瑟为丝,箫管为竹,笙竽为匏,埙为土,鼓为革.参《周礼·春官·大师》“皆播之以八音”注.古人认为八音谐和,才能称为乐.
  舞乐规模有严格的规定,大概由于文献缺失,加上春秋以降越礼之风盛行,以致具体的规定在不同的记载中常有抵牾.《春秋公羊传》谓“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白虎通·礼乐》依《公羊传》,并引《诗传》云“大夫士琴瑟御.”《左传》则谓“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但“八佾”是天子之制则是肯定的,诸侯不得僭用,大夫更是如此.然而春秋时王纲解纽,制度开始废弛,各国似乎早就开始僭用舞乐.《春秋》记载隐公五年“初献六佾”,据《公羊传》解释,鲁国是侯国,只能用四佾,用“六佾”之舞,已是僭越了.《公羊传》甚至还暗示鲁国早已开始僭用天子之乐.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国,周公辅佐成王,制礼作乐,对周王室有莫大的功劳,因此周成王特许鲁国世世用天子之乐祭祀周公.故鲁国是备有八佾之舞的,鲁君可能因此很早就僭用八佾了.季氏是大夫,所用之乐更应在鲁国君之下,但他却在家庙里直接用天子之舞,在孔子看来这真是难以容忍了,或者说,连这个制度都敢于僭越,那就什么都能做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