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概念、分类、要素、结构和表达方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5 05:32:15
新闻的概念、分类、要素、结构和表达方式?

新闻的概念、分类、要素、结构和表达方式?
新闻的概念、分类、要素、结构和表达方式?

新闻的概念、分类、要素、结构和表达方式?
一、通讯的涵义:通讯是一种比消息详细而深入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体裁.西方传媒中没有“通讯”,它们的“新闻专稿”(又称特稿),即“比消息更详尽的新闻”,近似于我国的通讯.
通讯与消息同属新闻体,有几点区别:从容量看,通讯容量大、事实详细,一般篇幅长;消息容量小,事实概括,一般篇幅短.从报道对象看,通讯选材较严,消息选材宽.从结构看,通讯灵活多变,而消息相对稳定.从表达看,通讯以叙述描写为主,灵活自由,消息以叙述为主.从报道时效看,通讯不如消息快.
二、通讯的特征
1、容量大:通讯可以反映更多、更具体的情况,把事件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更详尽,篇幅可以稍长.
2、样式多:此点可在通讯的类型中详见.
3、写法活:结构灵活多变、表达方式自由,语言形象生动.
有些教材将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作为通讯的特征,并不准确.新闻性是通讯所具备的,但与其它新闻体裁无相异;文学性也非每篇通讯必备;通讯固然在表达方式上灵活自由,议论、抒情的运用多些,但通讯毕竟仍以叙述、描写为主,很多通讯并非一律要直接体现“报道者”的意志,而应以客观为佳,故评论性也非通讯之特征.
三、通讯的类型:一般有两种分法.一是按报道内容分,有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一是按报道形式分,有访问记、专访、特写、大特写、新闻小故事、集纳、巡礼、侧记、记者来信等.
1、访问记.由记者出面登场,以采访活动过程为主线来结构和组织材料.写作时有问有答,现场感强,可以穿插各种背景材料,使通讯有一定深度.
2、专访.访问记的一种,是就特定问题、特定对象进行专门的访问,内容集中.专访以人物、现场和记者为三要素,突出“专”、“访”二字.涉及面不太宽,不应贪大求全.
3、新闻小故事或称新闻故事、小故事.要求一“小”,二有“故事”,三以小寓大.通常反映一人一事,表现一个片断,内容单一,篇幅短小、线索简单,不求繁多人物,不必横生枝节,求精悍、生动.
4、特写.将生活中某特定画面放大,集中突出描绘事件和人物某些片断、细节和部分,给人以深刻印象和强烈感染.
5、大特写.抓住社会热点事件、人物或现象,对事实作全方位、多侧面报道,用优美的文笔、新颖的题饰、突出的照片吸引读者的一种报道形式.
6、集纳.把表现一个主题而又相对独立的小故事或片断事实组合起来,“集纳”而成为一篇.集纳中的事实,可以是发生在同一时间的,也可是不同时间的;可以是发生在同一单位、一条战线,也可以不是.
7、侧记.从一个侧面反映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的通讯.取材自由,不求反映事件全貌、全过程,但求抓住特点,扣紧受众兴趣点、回答受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写作时往往夹叙夹议,兼谈感受.
8、巡礼.边走边看,巡游浏览,很自由地把所见所闻写出来告诉受众;讲求动态感、现场感、亲切感;常用移步换形的方法,有较多议论和抒情.
四、通讯的写作方法
1、通讯的主题:正确、深刻、新颖的新闻主题从那里来?自然来自实践,来自作者对新闻事实及其所处时代的深入了解,也就是许多记者所说的“吃透两头”.“两头”指“上头”和“下头.”“上头”即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方针政策等方面;“下头”即指实际,受众普遍关注的事实.
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曾说:“列宁在做新闻编辑工作时,很重视选择那些政治上重要的、为大众所注意的、涉及最迫切问题的主题.”这通常被认为是通讯确立主题的准则.
“政治上重要的”,即指选择和确定通讯主题时,要抓方向性、决策性的问题.也就是吃透“上头”.“为大众所注意的”,是说确立主题时,应考虑受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和事物,急人民所急、想受众所想.即要吃透“下头”.“涉及最迫切问题的”,是说确立主题时,应回答、提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最紧要的问题,要注意其及时性、指导性和有效性.
通讯主题确立和提炼的方法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站到高处,作宏观分析.”善于开掘新闻事实的内在本质,站到高处,抓住其所包含的时代精神和普遍意义,将事实放在历史、现实和时代天幕上来观察、考察,做纵向和横向的宏观分析,显示其意义和价值.《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等作品,莫不如此.
其次,“走到低处,作微观比较”.将新闻事实和人物作具体细致的观察、考察和比较、分析,发现其特殊性、个性,找到其矛盾和差异.宏观分析等于飞机上看北京城,真是美丽、壮观极了,但仅此还不够,要写出其美和壮观,须得下飞机去游历一番.
再次,“变换角度,作多面透视”.就是说在提炼主题时,宜多角度对事实进行观照,全面把握事实的本质特征,然后选择最佳角度来表现.
2、通讯的结构:通常有三种.
一是纵式结构.即按单纯的时间发展顺序、事物发展的顺序(包括递进、因果等)、作者对所报道事物认识发展的顺序、采访过程的先后顺序等来安排层次.
二是横式结构.即按空间变换或事物性质的不同方面来安排层次.常见的有:
空间并列式.如新华社记者采写的《今夜是除夕》.开篇后,分别写了五个地方的人们做着日常工作的情况——在中央电视台:不笑的人们;在长途电话大楼:传递信息和问候;在红十字急救站:救护车紧急出动;在北线阁清洁管理站:“城市美容师”的话;在妇产医院:新的生命诞生了.
性质并列式.即按新闻事实各个侧面之间的关系来安排材料.如《人民日报》1995年4月19日头版头条《浦东,璀璨的“双桥”格局》就是如此.文中三个小标题,分别揭示“双桥”格局的三个侧面:南浦、杨浦两座桥――基础建设由小到大的跨越;金桥、外高桥两座桥――城市经济功能由低到高的跨越;改革、开放两座桥――城市开发机制由旧到新的跨越.
群相并列式.即按不同人物及其事迹组织材料.
对比并列式.将正、反的人物或事件并列,从对比中见主题.
三是纵横结合式结构.即将纵式和横式结合起来.此结构多用于事件复杂而时间跨度大、空间跨度广的通讯,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等.此结构有纵横交叉式和蒙太奇式两种.
3、通讯的表达方式.通讯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但又不局限于此,亦可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方法.通讯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有自己的个性,即:
叙述的具体性和直接性.通讯因较详细而深入报道人物和事件,故而事实的叙述宜具体、形象、生动.但不宜过于铺张、不能沓散零乱、不必过于舞文弄墨、转弯抹角.
描写的直观性.通讯是新闻体裁,描写不能虚拟、想象,不能靠花哨修饰和夸大形容,应深入现场、亲眼目睹,描写事物或人物的本来面貌,表现出新闻性和现场感.
议论抒情的实在性.通讯中抒情、议论不可乱用和滥用,要用在适当处,通常是开头处作诱导、关节处作渲染、衔接处作粘合、结尾处作点晴.其旨或在揭示本质、升华主题;或在使事实、形象生辉;或在阐明事物之内部联系;或在激发启示读者.
通讯语言要准确简洁,又要生动形象,文中人物语言应有实录性,不可虚拟.
4、几种常见通讯的写作要点
(1)人物通讯:即具体、形象地报道人物事迹、经历的通讯.
人物通讯可写一人,也可写群相;可写人的一生,也可写一个阶段或某个侧面;可写正面人物,如先进、英雄、有突出贡献的人等;也可写反面典型;可写大人物,也可写凡人百姓.
人物通讯写作有几点需注意:一忌“有人无魂”.即人物经历、事迹都写了,但不善于选择典型材料、组织安排材料,或不善于透视人物内心世界,不善于站在时代高度对人物进行观照.“人”是有了,但思想感情、性格风貌、精神境界却没表现出来.二忌“有魂无人”.即能站在一定高度把握方向性和时代性,但人物精神面貌、思想境界表现得空洞抽象、缺少丰满血肉,没有具体、丰富而典型的事实.三忌“千人一面”,缺乏个性,没有特色.四忌“褒一贬百”.不宜用“水落石出”法,压低一片,抬高一个,不能故意把群众写得落后、矮小,从而突出所写人物的先进、高大.应用“水涨船高”法,处理好“一”与“百”的关系.五是写“全人”.处理好“软与硬”、“正与反”的关系.所谓“软与硬”,指既要写关键性“大”材料,又不忽略小事、琐事“小”点滴.再伟大的人物也有与普通人生活相同的地方,也要食人间烟火.只有这样,人物形象才丰满、才真实可信.所谓“正与反”,是指既有“正像”又有“反像”,有七情六欲.写先进人物坚守岗位、勤奋工作,不要动则写父母病危不回家、妻子难产不离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科学家有成绩,并非都要走路时还在思考问题,碰到电线杆,然后说“对不起”;做菜时,并非都因思考问题把手表放到锅里当鸡蛋煮.还有,不要写人好则“好绝”,写人坏则“坏透”.此外,人物通讯还要善于通过人物的行动、语言、心理和典型细节等来表现人物.
(2)事件通讯:是详尽、具体而形象地描写新闻事件的通讯.具有新闻性、典型性、完整性、形象性等特点.有一个中心事件,其它人物或事件都围绕它展开.事件通讯以写具有典型意义的正面事件为主,但也有揭露性的事件通讯.此种通讯虽以写事为主,但同时不能忽略写人,不要见事不见人.
事件通讯写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A、要抓住一个或几个关键性场面或情节来写.
事件通讯一般要再现事件全貌,但又不能从头至尾、事事俱现,记流水帐.这就要求在写作中能抓住对事件的表现、对主题的揭示起关键作用的一个或几个关键来写.写作前,应分析手头材料,是否能满足一篇通讯的需要.一般而言,一篇事件通讯至少应有一至三个骨干性材料.有一个骨干性材料可写成一篇“小通讯”;三个以上可写中型通讯;多组材料,可写中等篇幅以上的通讯.
B、写好事件的高潮.没有高潮,事件就“死”了,就平淡无味.高潮是矛盾之焦点,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闪光”处,应调动多种手法,不惜笔墨,写活写好.
C、写事的同时写好关键人物.事件是事件通讯的核心,事件离不开人,写好关键人物,有助于把事件写活.
D、在记事基础上,恰到好处地点出事件的意义.善于寓情于事、寓理于事.
(3)工作通讯:是谈工作经验教训的通讯体裁,有较强的针对性、政策性和指导性.
工作通讯侧重于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也要反映新闻事实,往往带有现场活动.这使它区别于一般总结性文章并和其他新闻通讯体裁相同的方面.它与其他新闻通讯体裁相异处在于:要将事实作经验性概括,对问题发表议论,对矛盾提出解决办法,有一定的评论色彩.
工作通讯写作要求有三点:一要有现实针对性,切合当前工作需要.如社会前进过程中新冒的问题,实际工作中长期积累而未引起注意的问题,长期存在但悬而未决的问题,人民日常生活中经常要注意的问题等,都是有现实性的问题.二是具体、透彻地阐述问题和经验.三是夹叙夹议,有理有据.或用议论作点晴之笔,点出问题之所在,或是运用背景材料同事实对比,进行有说服力的分析;或是作者直接发表意见.无论采用那种方式,其议论应求深入浅出、有理有据.
(4)风貌通讯:又叫概貌通讯,是反映社会变化、建设成就、地方物产、风土人情的一种通讯.
风貌通讯题材广泛,有的侧重于写社会风貌,有的侧重于写自然风貌,有的二者兼而有之.其报道对象,既可是一国一省之类的大题材,也可是一村一店之小题材.其形式灵活多样,报上常见的有“见闻”、“巡礼”、“纪行”、“侧记”等.
风貌通讯写作的基本要求是:
A、抓住特点、突出“新”和“变”.风貌通讯重写新的见闻,能提供新信息、反映新变化.着眼于“新”和“变”,写出事物的新情况,揭示事物的新变化,是此类通讯的重要特征.
B、善用对比衬托.写新要突出“变”,通常运用背景材料,选择事实和数字,作今昔对比,这是较常用的手法.有时还可用民谚、故事衬托事物变化.
C、丰富知识,增添趣味.风貌通讯常运用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来增强知识性和趣味性.也应注意以扣主题、关联现实、恰到好处、避免冗杂.
D、叙论结合、情景交融.风貌通讯可灵活调动多种表达方式.边叙边议,叙论结合;也可写景抒情、情景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