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于役全诗上下两阕都侧重描绘了农村傍晚的黄昏景色,这有什么作用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5 19:44:59
君子于役全诗上下两阕都侧重描绘了农村傍晚的黄昏景色,这有什么作用

君子于役全诗上下两阕都侧重描绘了农村傍晚的黄昏景色,这有什么作用
君子于役全诗上下两阕都侧重描绘了农村傍晚的黄昏景色,这有什么作用

君子于役全诗上下两阕都侧重描绘了农村傍晚的黄昏景色,这有什么作用
蒋见元、程俊英先生这样说:“落日衔山,暮色苍茫,鸡栖敛翼,牛羊归舍,面对此情此景,久别夫君的闺中少妇,心头涌起一阵阵难以抑制的惆怅,她想念丈夫,该不会受饥挨饿把?暮色越来越浓,思绪越来越长,每天这一段黄昏时光,她感到实在太难捱了”.这凄凉的境界打动了无数后人的心.许瑶光《再读诗经》“鸡栖于桀下牛羊,饥渴萦怀对夕阳.已启唐人闺怨句,最难消遣是昏黄.”正是此诗最好注脚.
  诗经》中反映的词句首先是大众化的思想.对于黄昏的表现手法属于非常自然的感情流露.从侧面看出中国古人对于环境及个人之间联系,将个人的情感变化体现于环境的变化,将环境的变化融合进自己的内心.明显产生出天人合一的思想萌芽.从根本上别于西方的视觉美学.
  《诗》常在风中雨中写思,《君子于役》却不是,甚至通常的“兴”和“比”也都没有,它只是用了不着色泽的、极简极净的文字,在一片安宁中写思.“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固有空间的阔远和苍茫,但家之亲切,在黄昏的背景中更伸向亘古之邈远.“日出而作,日人而息”(《击壤歌》),“自古在昔,先民有作”(《商颂·那》),不是古来如此么,今亦何殊.然而,“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本来的平静安宁中,偏偏没有道理的荒荒的空了一块.夕阳衔山,羊牛衔尾的恒常中原来是无常,于是一片暖色的亲切中泛起无限伤心,所谓“诗意正因思而触物,非感物而兴思也”(沈守正),而由“不知其期”把忧思推向更远,“日之夕矣”之暮色也因此推向无边无际.“如之何勿思”,不待说,先已在景中说破.
  “曷至哉”,是不知今在何处也.邓翔曰:“唐诗云‘茨菇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入未还.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即‘不知其期’及‘曷至’之注脚.”所解不差.不过两诗虽思有共通,而诗境却相去甚远.张潮的诗题作《江南行》,一南一北,风物已殊,气象迥别,此且不必论,郝懿行曰“古人文字不可及处在一真字”,张诗却只是在用巧.
  与“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境象稍近的,后世有《敕勒歌》:“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但彼有《君子于役》之大,却没有它的小.若将《诗》比《诗》,则《卫风·伯兮》有《君子于役》之小,《邶风·雄雉》更于小中别有襟抱;《君子于役》,却是广漠之大中孑然一个零丁之小,在这大和小的截然却又是浑然中,“如之何勿思”乃一字一顿那么不容置疑,而真正成为弥漫于天地间的生存的呼唤.
  “不日不月”,仍承“不知其期”来.或解此为不可计以日月,言时日之久,但依焦琳说,此句意为“孤寂无依,无以度日月”,即“过不成日月”,似乎更好.贺贻孙曰:“‘苟无饥渴’,浅而有味.闺阁中人不能深知栉风沐雨之劳,所念者饥渴而已.此句不言思而思已切矣.”仍是在最家常处,也是生存之最根本处,写出深深的忧思和怀念.焦琳曰:“‘不知其期’,‘苟无饥渴’,皆思心所必有,而说者据此以为王之遣役确未告以归期,确不思其危难,以为世之盛衰可由此观焉.恐诗虽可观盛衰,亦未必可如此观也.”所论极是.而最不可释怀的依恋,不正在那动人心魄的生存的呼唤中么.在《君子于役》,我们与其观世,不如观思;与其感受历史,何如感受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