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之隔岸观火-请举历史上的实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7 18:44:50
三十六计之隔岸观火-请举历史上的实例

三十六计之隔岸观火-请举历史上的实例
三十六计之隔岸观火-请举历史上的实例

三十六计之隔岸观火-请举历史上的实例
隔岸观火
阳乖序乱①,明以待逆②.暴戾恣睢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④.
【注释】
①阳乖序乱:阳,指公开的.乖,违背,不协调.此指敌方内部矛盾激化,以致公开地表现出多方面秩序混乱、倾轧.
②阴以待逆:阴,暗下的.逆,叛逆.此指暗中静观敌变,坐待敌方更进一步的局面恶化.
③暴戾恣睢:戾,凶暴,猛烈.睢,任意胡为.
④顺以动豫,豫顺以动:语出《易经.豫》卦.豫,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坤下震上).本卦的下卦为坤为地,上卦为震为雷.是雷生于地,雷从地底而出,突破地面,在空中自在飞腾.《豫卦》的《彖》辞说“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意即豫卦的意思是顺时而动,正因为豫卦之意是顺时而动,所以天地就能随和其意,做事就顺当自然.
此计正是运用本卦顺时以动的哲理,说坐观敌人的内部恶变,我不急于采取攻逼手段,顺其变,“坐山观虎斗”,最后让敌人自残自杀,时机—到而我即坐收其利,一举成功.
【解析】
按语提到《孙子.火攻篇》,认为孙子言慎动之理,与隔岸观火之意,亦相吻合.这是很正确的.在《火攻篇》后段,孙子强调,战争是利益的争夺,如果打了胜仗而无实际利益,这是没有作用的.所以,“非利不动,非得(指取胜)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指怨愤、恼怒)而致战.合于利
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所以说一定要慎用兵,戒轻战.战必以利为目的.当然,隔岸观火之计,不等于站在旁边看热闹,一旦时机成熟,就要改“坐观”为“出击”,以取胜得利为目的.
【探源】
隔岸观火,就是“坐山观虎斗”,“黄鹤楼上看翻船”.敌方内部分裂,矛盾激化,相互倾轧,势不两立,这时切切不可操之过急,免得反而促成他们暂时联手对付你.正确的方法是静止不动,让他们互相残杀,力量削弱,甚至自行瓦解.
东汉末年,袁绍兵败身亡,几个儿子为争夺权力互相争斗,曹操决定击败袁氏兄弟.袁尚、袁熙兄弟投奔乌桓,曹操向乌桓进兵,击败乌既,袁氏兄弟又去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曹营诸将向曹操进君,要一鼓作气,平服辽东,捉拿二袁.曹操哈哈大笑说,你等勿动,公孙康自会将二袁的头送上门来的.于是下令班师,转回许昌,静观辽东局势.
公孙康听说二袁归降,心有疑虑.袁家父子一向都有夺取辽东的野心,现在二袁兵败,如丧家之犬,无处存身,投奔辽东实为迫不得已.公孙康如收留二袁,必有后患,再者,收容二袁,肯定得罪势力强大的曹操.但他又考虑,如果曹操进攻辽东,只得收留二袁,共同抵御曹操.当他探听到曹操已经转回许昌,并无进攻辽东之意时,认为收容二袁有害无益.于是预设伏兵,召见二袁,一举擒拿,割下首级,派人送到曹操营中.曹操笑着对众将说,公孙康向来俱怕袁氏吞并他,二袁上门,必定猜疑,如果我们急于用兵,反会促成他们合力抗拒.我们退兵,他们肯定会自相火并.看看结果,果然不出我料.
【故事】
战国后期,秦将武安君白起在长平一战,全歼赵军四十万,赵国国内一片恐慌.白起乘胜连下韩国十七城,直逼赵国国都邯郸,赵国指日可破.赵国情势危急,平原君的门客苏代向赵王献计,愿意冒险赴秦,以救燃眉.赵王与群臣商议,决定依计而行.
苏代带着厚礼到咸阳拜见应侯范睢,对范睢说:“武安君这次长平一战,威风凛凛,现在又直逼邯郸,他可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头号功臣.我可为您担心呀!您现在的地位在他之上,恐怕将来您不得不位居其下了.这个人不好相处啊.”苏代巧舌如簧,说得应侯沉默不语.过了好一会儿,才问苏代有何对策.苏代说:“赵国已很衰弱,不在话下,何不劝秦王暂时同意议和.这样可以剥夺武安君的兵权,您的地位就稳如泰山了.”
范睢立即面奏秦王.“秦兵劳苦日久,需要修整,不如暂时宣谕息兵,允许赵国割地求和.”秦王果然同意.结果,赵国献出六城,两国罢兵.
白起突然被召班师,心中不快,后来知道是应侯范睢的建议,也无可奈何.
两年后,秦王又发兵攻赵,白起正在生病,改派王陵率十万大军前往.这时赵国已起用老将廉颇,设防甚严,秦军久攻不下.秦王大怒,决定让白起挂帅出征.白起说:“赵国统帅廉颇,精通战略,不是当年的赵括可比;再说,两国已经议和,现在进攻,会失信于诸侯.所以,这次出兵,恐难取胜.”秦王又派范睢去动员白起,两人矛盾很深,白起便装病不答应.秦王说:“除了白起,难道秦国无将了吗?”于是又派王陵攻邯郸,五月不下.秦王又令白起挂帅,白起伪称病重,拒不受命.秦王怒不可遏,削去白起官职,赶出咸阳.这时范睢对秦王说:“白起心怀怨恨,如果让他跑到别的国家去,肯定是秦国的祸害.”秦王一听,急派人赐剑白起,令其自刎.可怜,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的白起,落到这个下场.
当白起围邯郸时,秦国国内本无“火”,可是苏代点燃范睢的妒忌之火,制造秦国内乱,文武失和.赵国隔岸观火,使自己免遭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