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描写的片段带省略号多一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5:57:45
心理描写的片段带省略号多一点

心理描写的片段带省略号多一点
心理描写的片段带省略号多一点

心理描写的片段带省略号多一点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
  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
  具体出处
  仅供参考
  穷人》是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通篇不言“穷”,但能从省略号中感知到穷;通篇不说“美”,而能从省略号中感悟到美.这就是大作家对省略号的艺术运用,值得我们品味与借鉴.
  1.表示时间的延续,提示穷困的社会背景.
  例:“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钟已经敲到“十一下”了,后面的省略号说明时间还将延续下去,何时为止?一直等到“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的丈夫平安归家.作家用对外界景物的感受来反映人物的心理:古老的钟多敲一下,丈夫就多一分危险,妻子就多一分担心.为什么“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深夜都不回来呢?因为家境贫穷,生活艰难,尽管有妻子“从早到晚地干活”,但一家人“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一个省略号就写尽了生活在沙俄时代的劳动人民的贫穷和悲惨.
  2.形容不安地想,表现人物的矛盾心理.
  例一: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作家通过省略号的妙用,细致地刻画了桑娜紧张、担忧、甚至后悔的复杂心理活动.第一处省略号表示桑娜断断续续地想得很多、很远--一家人的生活已经那么艰难,丈夫的负担已经那么沉重,又添两个孩子,今后的日子怎么过?表现她的担忧.第二处省略号表示桑娜在沉思过程中的短暂静默,她专心地倾听室外的响动,判断是不是丈夫回来,表现桑娜的紧张心理.第三处省略号表示她在忐忑不安地思考时的短暂间断,表现桑娜害怕丈夫责怪的内心.第四处省略号表示桑娜在深层思考,表现出她有些责备自己.第五处省略号表示声音的延长,表现桑娜下定决心后的轻松心境.这段话虽然没有直接赞美桑娜,但从五个省略号中表现出了桑娜富于同情心、热心助人的美德,多么感人肺腑!
  例二:“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
  例句中的省略号表示桑娜抱回两个孩子后在沉思过程中的短暂间断.两个省略号前面都是一个完整的疑问句,表示省略的是另一句(或几句).两个省略号把桑娜对别人的同情和对丈夫的挚爱之情二者不能兼容的内心表现得淋漓尽致,真实自然.
  3.表示说话断断续续,凸现善良的内心世界.
  例一:“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例句中的省略号表示真正的省略.记录别人的话,很难一字不漏地记下来,总要省略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渔夫的话一是表示为自己死里逃生而感到庆幸;二是表示对妻子的关爱与问候.省略号突出了渔夫善良的个性.
  例二:“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例句中的省略号形容桑娜心里慌张,说话结结巴巴,同时表现出她对丈夫的一片真情.
  例三:“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
  省略号表示桑娜说话时有短暂的停顿,因为她是在边说边想,故有语句停顿的现象.省略号在表示语句停顿的同时,也表示声音的延长,说的话断而未断,情意绵绵,既充满了对两个孤儿的同情,又在试探丈夫听后的态度会怎样.
  语言学家吕叔湘、朱德熙先生都认为,标点符号是文章的组成部分,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写文章的时候,一个地方该不该用标点,该用什么标点,都要慎重考虑,不能随便乱点.那么,我们读文章呢?也要读出标点符号蕴含的情、义、景,尤其要懂得省略号不仅有表示真正省略的一面,更要懂得它还有不表示省略的一面.在读懂语言文字的同时读懂标点符号,才能提升我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穷人》的心理描写
  《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作家用高超的心理描写手法将渔夫和妻子桑娜金子般善良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学中,教师可充分运用课文的这一艺术特点,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
  1.心理交错描写,烘托桑娜的勤劳.
  作家笔随心意,把笔锋忽而引向室外,忽而又转向室内,形成两种截然相反的交错情思,产生出强烈的对比效果.引导学生阅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反复阅读“窗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体会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的心境;从渔夫一家生活贫穷,但还觉得“温暖而舒适”,便可以看出桑娜的勤劳能干.
  2.心理映衬描写,揭示桑娜的善良品质.
  作家善于运用对外界景物的感受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感受“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一句的意境.客观的钟声令主观的听者心碎,因为时钟每过一分钟,渔夫就会增添一分危险,桑娜就会增加一分担心.作家用“发哑”的钟声来衬托桑娜等待丈夫的焦急心情,可谓入木三分!特别引导学生感受桑娜的复杂心情:她想到丈夫为了一家生活而不顾生死;想到自己虽然勤劳但生活依然过得勉强;想到可怜的孩子;想到生活虽然清苦,但“孩子们都还健康”,便“没有什么可抱怨的”.这些心理描写让桑娜纯朴善良的品质跃然纸上.
  3.心理揣度描写,体现桑娜的质朴柔情.
  引导学生品读“她想看看灯塔上的灯光是不是还亮着,丈夫的小船能不能望见”.丈夫冒死出海打鱼,在家的妻子唯一能做的就是看灯塔“是不是亮着”.“是不是”、“能不能”这种带有揣度意味的词句透露出桑娜盼望丈夫平安归家的细腻感情.
  4.心理旁白描写,凸现关爱精神.
  引导学生品读作家用旁白的方式表达人物内心活动的语句:“桑娜想起了她傍晚时就想去探望的那个生病的女邻居.”桑娜在丈夫出海未归、心急如焚的情况下还惦记着邻居怎样,可见她有一颗同情心,从而为下文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埋下了伏笔.
  5.心理矛盾描写,透视助人决心.
  引导学生阅读理“她的心跳得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从这一心理矛盾描写可以看出桑娜的内心世界:作为母亲,她可怜这两个孩子;作为邻居,她有责任关心照顾孩子.道德、责任、情感都融于这一矛盾心理的描写之中.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把文本中的心理描写艺术作为学生艺术的熏陶、情感的升华、知识的形成、人格的发展的重要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