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的文章是文章,不要古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4 10:03:28
杭州西湖的文章是文章,不要古诗!

杭州西湖的文章是文章,不要古诗!
杭州西湖的文章
是文章,不要古诗!

杭州西湖的文章是文章,不要古诗!
据说断桥,长桥,西泠桥,是西湖的三座情人桥,象征着爱情的三生三世,在七夕之夜把这三座桥都走遍,就能得到圆满的爱情
初识杭州是母亲压在玻璃台板下的几张照片,照片中母亲穿着黑色的长风衣,围着及膝的白围巾,雍容华贵地笑着,背景是三潭印月、六和塔什么的,那是母亲姑娘的时候随剧团到杭州游玩的时候拍的.再知杭州是父亲所说的故事,精忠报国的岳飞、有飞来峰的灵隐、千古断肠的白娘子、多才多情的苏小小以及无数次在故事中出现的西湖,杭州是那么的充满神奇和诱惑,深深地吸引并打动了我.
但我在上大学前一次都没有去过杭州,虽然当时的火车票只有几块钱,但家里还没有闲钱带一个小孩特地到省城去玩一趟.报填志愿的时候,父亲建议我报考上海的大学,因为一来亲戚都在那儿有个照应,二来可以借此机会重新回去上海.但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杭州.
当我坐了三个半小时火车到杭州车站后,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深深地吸了口气,在心里对自己大声地说“杭州,我来了!”开学的第一个星期,我买了张杭州地图,把学校附近的公交路线及所到站点及旅游景点全部研究个透,第一个周末便直奔岳坟而去.此后的一年时间,我把包括杭州十景在内的所有景点及龙井村、九溪十八涧等都玩了个遍,那时的门票都很便宜,学生还可以办通卡,后来我还整日骑了个自行车,所以也没花多少钱.
其实杭州的美,那时看来就是美在她的文化及所有的传说故事.苏堤白堤于我看来只是长长的两条不能行车的种满柳树的路,六和塔也是普普通通的一座塔,虎跑也只是一眼其它地方也能见到的泉水.雷峰塔更甚,什么也没有只有一个传说和一块遗址,如果没有这个半仙半妖却想做人而始终做不了人的苦命妖女的传说,一座倒了的塔还能会让这么多人念念不忘吗?断桥还能被现在的人称之为“情人桥”吗?雷峰塔倒掉了,明智如鲁迅尚且对它一论再论,对那个女子赋予无限的同情,何况凡夫?
此后两年,只要天气好或没什么事,我都会到西湖边玩,有时约几个同学到那儿草地上打牌,有时带一本书去看,有时只是去看看来逛西湖的各色的人.西湖以她不同的姿色迎接我,春天的柳绿、夏天的花红、秋天的残荷、冬天的萧条,还有那满池的荡漾和妩媚.毕业后,我在杭州的一家电脑公司找了份工作,甚至与一个土生土长的杭州男孩交往,所有的人都以为我要留在杭州,“此后永远都当一个杭州人了”.在那个公司工作了三个月,领导和同事都对我非常满意,我却突然决定离开杭州回到生我养我的义乌.
在杭州的几年里,我从一个土不拉叽的乡下毛头小姑娘长成了一个类似于大城市里出来的大家闺秀,举手投足之间都带着人家形容的“杭州味道”.然而我终究不是杭州人,我只是在杭州的外围走了一圈,杭州的美与文化我没有办法深切体会.杭州太大了,大到包容万象;杭州太全了,全到让我失去方位;杭州太古老了,古老到没有朝代.
看过许多、走过许多以后,才发现杭州是美丽的,那种美丽不可言传,只是一种意境,会在你想起的时候从内心里慢慢地透出来,穿越时空,穿越灵魂.每次去杭州,我必会到西湖上去划船,离她很近却又很远.所以杭州给我的感觉只能是一天比一天高的楼房,一天比一天大的城市,越来越多的景点以及越来越贵的门票.唯一不变的就是西湖边卖的丝绸手娟和丝质小伞,还能让我看到风情万种的白娘子款款地迎着许仙走来,走来一段美丽到断肠的神话.
还有不变的是这冬日的杭州.清冷的画面,淡淡的意境,欲滴的雨水,稀少的游人,真的是从断桥一望,魂销欲死.很喜欢有关断桥的那个美丽的传说,悲歌一曲颂千朝,凄凉的爱情故事总是容易让人唱响千古.每每看越剧,听到白娘子唱“看到断桥桥未断,我寸肠断,一片深情付东流”.我总是泪流满面,不管看了多少遍.羡慕那份爱情,哪怕是悲剧结局!
我唯一的遗憾是没有到钱塘江看过神奇的钱江潮,只是在电视直播里看过一回.那么美丽、那么壮观.我想,我应该去.下一次的潮水是在月圆之夜吗?
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断桥,长桥,西泠桥,是西湖的三座情人桥,象征着爱情的三生三世,在七夕之夜把这三座桥都走遍,就能得到圆满的爱情.很多年前的七夕夜我没有与相爱的人携手去走,失去了一段美丽的爱情.如果我曾去了,那真的能缘定三生吗?
今生今世还有人与我携手去走吗?如果没有,那情归何处?

西湖观柳
岳力
杭州西湖,山青水秀,我拐弯抹角先到游人极少的湖东,其实是奔了白居易那两句诗而去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头一次读这两句诗,是年少时父亲教我的。我的少年时代是在中原重镇信阳度过的,那里不植柳,而是高高大大的梧桐;柳便是神秘角色。莫名地,西湖观柳竟成了少年时代的一大理想,对柳神往已极。
湖东看柳确是最佳角度:一带碧痕,春雨...

全部展开

西湖观柳
岳力
杭州西湖,山青水秀,我拐弯抹角先到游人极少的湖东,其实是奔了白居易那两句诗而去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头一次读这两句诗,是年少时父亲教我的。我的少年时代是在中原重镇信阳度过的,那里不植柳,而是高高大大的梧桐;柳便是神秘角色。莫名地,西湖观柳竟成了少年时代的一大理想,对柳神往已极。
湖东看柳确是最佳角度:一带碧痕,春雨如酒柳如烟,绿绸卧波,柳色正好。是时,正值江南暮春,花已残,绿正酣,满目苍翠中,一湖烟波里,最闪眼的是那阵阵极柔的绿光,那便是满堤柳丝荡出来的。
是和风牵了柳梢在作最美的舞蹈。花无含露不娇,柳不舞风不媚。静态的柳是西子捧心的倩影。薰风是着了酒意的导演,柳自是最有韵味的舞蹈家。想以太平洋岛国的草裙舞作比,又觉那腰肢与草丝的柔动里,少了柳的舒展和随意。任你怎样地用心,也难尽述那秘醺的柔姿。
我看呆了,痴痴地想,世上怎会有这等神秘的植物,惹得历朝历代的诗人都来为它作诗赋文?可是因它的柔顺与娇美同女性类似,便让多情的诗人移情于它了?
近旁有新植的幼柳,活闪闪在风中招展。这时的柳,枝条短短,蓬勃地向上长,枝干也水嫩,禁不住风的拉拽,摇得天真烂漫,那模样活像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的欢腾雀跃。最常见的是树干碗口粗细的成年柳,便已是出落成十八九的少女了,枝条纷垂下来,秀发一般,都碰到水面了,风过处,柳絮撩波绿皱,仿佛窈窕村女湖畔濯发。身段也丰盈婀娜起来,迎风展姿,娉婷无知。我想,该唤它女儿柳了。而对面白堤的柳已不再娇娆了,干粗叶亦稠,清风来时,便荡得有分寸了,含蓄而持重。虽挂得满树绿的音符,却只是微吟,绝了华音与喧嚷,是另一种心。想来这柳乃白居易当年所见吧!经历了许多,便透出别样的气韵和深度,这便又是少妇的风韵了。不到火候,那味道任你怎样模仿也是学不来的。其实,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自有其美的地方,能够拥有和欣赏这样的美是一种福分。
远眺良久,复作近观,闲闲踏翠白堤行。
正像李叔同先生所写:“垂杨柳两行,绿染长堤”;民歌所唱:“间株杨柳间株桃”的景色。杨柳间夹着桃树,虽是春意阑珊,绿叶间还闪着些残红,那绿叶树头,青桃正小。桃红柳绿是白堤!教人好生怜爱。
极目左右,长长一堤,真可谓“桃花似火柳如烟”,妙极美极!不过,也有贬斥之辞,韩愈《晚春》一诗道:“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氏笔下,它又成了个毫无本领的角色,经风一吹,即成乌有。而曾巩的《咏柳》诗中,柳又是个得意猖狂的形象,“倚得东风”,树条摇摆,飞絮乱舞。自然,杨柳在民间还承受了许多不光彩的托寓,比如“烟花柳巷”、“水性杨花”之类。
千百年来,杨柳与人类相伴相生,喜之称好;厌之说坏,各据角度也。杨柳从来是惹人注目的,惹人注目的东西便总会有些褒贬是非之仪了。好也罢歹也罢,这与它无关紧要。温柔乃天性,飞絮只为传播种子,别无它意,简单的很。褒贬是非皆人的自作多情,终是改变不了它什么。它按天性生长繁衍着,宠辱不惊。

收起